梧桐文学

第三十七章 四面楚歌神仙也难以作为(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如左宗棠、罗泽南、彭玉麟、李鸿章……这里面也有一些特殊的情形,例如王珍,他早期是罗泽南的助手,一旦进入湘军系列,由纯知识分子转为指挥官的过程相当迅速,后来他写《阵法新编》等书,在战术方面就有相当具体的贡献。

曾国藩本人在翰林院时期也可算得是广义的幕僚。

其集团上层更多的人是由幕僚走向统领、提督、总兵。

曾国藩幕僚集团,拨动了清王朝时钟即将停摆的指针。

曾国藩何以拥有如此之多的幕僚,盖诸事需其弥缝也。

中国社会、民间积弊太深。

曾公谓,见人至京办事,宜多磕头,少说话。

又戏言,今人欲得志,须读三部书,即搂抠经,米汤大全,熏膨大典(《汪康年笔记》,49页,上海书店版),此是悲悼时局之言,世务须人事牵合,故幕僚大有用武之地。

其幕僚集团一系列排下来,有人力、有智慧、有操守,关键角色数百人,对时代有着绝大的影响,他们自有一套政策逻辑和决策程序,他们懂得各式各样的行业,广纳人才成为精英团队,长线的布设,短线的筹划,以及学术思想,经邦济世。

对于时局的钮控,就是他们奠定的基础。

在美国历史上,总统政策的拟定与运作往往依靠幕僚长。

美国政体总统的幕僚长,文的要靠国务卿,武的要靠参谋总长。

当时势造英雄的风云际会时代,不安分的文人,往往扮演大小幕僚的角色,而且大半不择手段,以谋个人的发展,范文程投效努尔哈赤,参加后金政权。

为参与帷幄之主要谋士,教导满清开国,凡伐明的策略、争取汉官归降、进攻朝鲜、抚定蒙古、国家制度的建设等等,他都参与决策,颠覆他所属的明朝。

但又有不一样的,太平天国的钱江,一度为最重要的幕僚,现在的研究资料却很少,乃因其当洪杨攻占武汉时,他觉察其人不足有为,仿范增对项羽失望而逸去,所以给后来研究者造成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印象。

与之相对称另一极端者,没有杰出幕僚终吃大亏。

太平天国,没有第一流的幕僚。

读书人望望然而去。

天王教义非驴非马,正人君子避之唯恐不及。

民初知识分子,经过辛亥的冷却之后,一部分不愿意待在学院的象牙塔里专攻学术,而要在现实生活中实现他们自己的想法。

于是不少人选择了幕僚的角色。

纯官僚机构尚显约束,纯学院又过于虚静,学与术的嫁接为其梦寐以求,著书立说以期有用的色彩甚为分明。

其策论式的文章对上,抒志的文章对下,对上以求一逞,对下买通群氓反响。

他们生活在社会的转型时期,某种生活方式日趋衰落,意识形态面临严重挑战。

一部分如刘师培等但求闻达于诸侯,动大于静,渐渐不能安静,不能控制。

一部分如王士珍,虽岁月流动,静大于动,渐渐趋于沉寂,对主官的决策过程、动机了如指掌。

孙中山先生青年时期甫入社会,也上书、递策论,刚开始所扮演的,自忖能做到的,也是幕僚这个角色。

但超人型主官对幕僚班子也形成遮蔽,若曾国藩、麦克阿瑟、孙中山等,皆然。

孙中山先生对戴季陶、胡汉民、汪兆铭等人的提携,使之刮垢打磨,增其亮光。

北洋系的幕僚,其思想基础,在时代的巨轮下,地域色彩浓厚,显出过时的专制主义的历史残余,并无宗旨与信仰,走越走胡,事齐事楚,恒无所择,但向新主效忠,重塑社会的努力和极强的个人诉求紧扣一起,造成人生奋斗的巨大盲点。

天下哪有纯而又纯的幕僚?就以坊间辗转传写的蒋介石的幕僚集团来说,所谓六大幕僚之类书籍,如张群、杨永泰、朱家骅等,都曾经外放,或负方面之责,不是贴身意义的幕僚。

至于在侍从室的如陈布雷等,虽今之论师以军机大臣来形容他,实则他的不少时间、他的职责,较多为处理事务,只是文章文字幕僚,于战略态势,并无专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葛先生的一往情深开局签到武当山人仙武帝高门主母穿成豪门女配大佬从娱乐模拟开始邪王嗜宠:无赖小公主上瘾无限灾难生存从亮剑开始的战争系统外室美妾电竞大神太高冷,想撩!诸世大罗我是大渣男[快穿]从火影开始签到云端的世界I云之星魏武侯电影世界交换师我家野王是国服大佬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王者荣耀:打游戏成世界首富当钓系beta意外怀孕后从四合院开始的旅行邪王宠妃:绝色娘亲腹黑宝贝小白骨我快亏成麻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