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而后千里马又遇到伯乐,在邓王府过得日子也是潇洒自在,李裕将他视为座上宾,俩个人游山玩水也是不亦乐乎。
可自从李裕去世后,卢照邻的生活就开始走下坡路了,这次典选的结果自然是不尽人意,卢照邻心中苦闷,可那又能怎么办呢。
文人发泄情绪的方法无非就两种,要么写诗,要么喝酒。
如李白这样的豪杰,那就是喝醉了之后写诗。
卢照邻显然没有喝酒这样的喜好,就剩下写诗了。
卢照邻站在城墙上,观望整个长安城,惊艳千古的名作《长安古意》由此而来。
不过卢照邻并不知道,他的悲惨一生却才刚刚开始。
因为这首诗,他得罪了当朝权贵武三思。
《长安古意》中有两句是比喻雕梁画栋的亭台楼阁,也是暗示皇亲国戚现在看起来富贵逼人,可到头来却是一场空。
他创作之时并没有特指谁,只是想说荣华富贵都是过眼云烟,只有真理和才华才能永世流传。
但成也萧何败萧何,谁让卢照邻的才气大、名声躁呢,要是换作旁人写的也就算了,偏偏是他写的,很快就在民间广为流传了。
俗话说的好,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各种解析版本横空出世。
就和咱们现在的阅读理解一样,反正作者的心思,谁也猜不到。
要命的是武三思看到了卢照邻的这首诗,他固执己见的认为,卢照邻写的这首诗就是在讽刺自己,就是在骂他们武家人。
说实话,武三思确实有些过于敏感了。
至于他为何这样敏感的原因,也很简单明了,武三思没什么才学,政治手腕也不怎么高明,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全靠着自己的姓氏,要不是因为他姓武,靠着武则天的关系,他怎么会有如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呢。
总而言之,因为这首诗,卢照邻锒铛入狱了,得罪他们武家人哪有什么好下场呀。
就像是陈子昂,不就是因为得罪人太多了,尤其他还了得罪武家人,即便是辞官回乡,也依然被武家人给迫害了嘛。
但范阳卢氏的余威仍在,家里人和亲朋好友到处奔走,终于将卢照邻从监狱里捞了出来。
得罪武家人的后果很严重,还能活下去就已经不易了,更不用想什么仕途了。
卢照邻也只能离开长安,去其他地方生活。
命运并不想就这样轻轻放过卢照邻,出狱不久后,卢照邻患上一种名为麻风病的顽疾。
即便是医学发达的如今,患上麻风病也不一定能够治疗痊愈,更何况是一千多年的唐朝。
卢照邻的身体越来越衰弱,直到他发现自己的双腿渐渐麻木,并且没有了知觉,更加痛苦不堪。
可痛苦是没有用的,疾病就像是恶魔一样缠绕着他,几个月后,卢照邻彻底成了卧床不起的废人,此时的他差不多四十岁。
换作现代社会,还是大有可为的年纪。
卢照邻不服输,也不认输。
人不能在苦难面前服软,卢照邻更不想放弃自己的身体。
他去求神医孙思邈,希望他能治好自己的病。
孙思邈同样欣赏卢照邻的才华,也不忍他受疾病的困扰。
孙思邈带着卢照邻到山里去采药治病,可效果甚微。
在治病时,卢照邻还问过孙思邈,自己的病究竟能不能治好。
孙思邈很隐晦的告诉卢照邻,这是无药可医的病,只能告诉他一些保养身体的法子,尽量延长生命。
当时的卢照邻是这样描述自己的病情,身体已经到了半死的程度,气血不足、四肢无力,连五官都尽毁了,眉毛已经掉光,眼睛也快看不见了,简直就是生不如死。
换做是谁得了这样的病都不会好受,更何况是出生显贵的卢照邻。
他这辈子受的最大的苦就是在官场上不得志,哪能受得住这样的屈辱。
从物质条件上来说,即便卢家不如从前,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卢照邻并没有到穷困潦倒的田地。
从精神世界角度出发,虽然他在官场没建功立业,但他的才华是得到大家认可的,他所写的诗歌更是广为流传,作为一个诗人也算是心满意足了。
可偏偏是这个病,折磨的他生不如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