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爱是如此艰难(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埃里卡与专横的母亲生活在一个封闭的、异性缺席的残缺家庭中,这种畸形的环境导致了她不得不依靠偷窥和自虐来发泄性欲。

长久被禁锢的欲望,却被一个年轻帅气的男学生瓦尔特掀开。

在瓦尔特狂轰烂炸般的追求下,埃里卡却因长久的病态压抑,已经丧失了被爱与爱人的能力,一场令人疼痛的性冒险开始了,最后的结果是两败俱伤。

问:听起来并不那么令人惊诧。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您目瞪口呆呢?

答:对于坐在电影院的影迷来说,《钢琴教师》最令人惊诧的莫过于埃里卡种种变态的行为:她在浴缸里自残,在成人音像店租带,甚至在捡起别人遗留下的沾有秽物的纸巾细闻时,她的神情竟然那般泰然自若,没有一丝羞愧或仓皇。

唯其如此,才能活生生地触摸到一种莫名的连当事人也感觉不到的痛!

而在电影的结尾,埃里卡眼看着自己一直苦等着的瓦尔特若无其事地转身而去,她飞快地把长长的餐刀插入自己的身体,血慢慢地渗出来,她依然面无表情。

问:埃里卡想殉情而死?

答:当然不是想殉情而死,而是想给此时的痛苦切开一个出口,让肉体的疼痛暂时覆盖精神的绝望———包括全盘失败的愤懑。

她收好刀子,走出剧场。

字幕升起,没有音乐,静默的黑暗重重压在我们的心上。

爱已灰飞烟灭,也许本来就不存在,无论是她还是他,都误读了爱情这个字眼。

从此她仍然回到原点,没有爱情也没有生命的被母亲绝对控制的残缺家庭的原点。

———作为电影,这的确是大师的作品,在场面调度上,更是导演与演员完美结合后的杰作。

白色为背景基调,充分象征女主角内心世界的苍凉,除了埃里卡的家中,诸如琴室、演奏厅,皆以镜头创造出空旷的景深,构图式的景框设计尤为奇绝,中景或全景的平视镜头固定不动,在同一个镜头里面,无论距离镜头深浅,每个人的反应都充满叙事张力。

导演充分给予演员发挥的空间,两位分别得到戛纳影帝影后的演员也达到极为成功的效果。

特别是伊莎贝尔·于佩尔震慑人心的演技,虽然几乎面无表情,但所有观众都能感受到在那张万古不变的脸后面,有着“于无声处听惊雷”

般意外的力量。

问:呵,您说得太好了,那么您读小说的感觉呢?和电影一样强烈吗?

答:说实话,也许是电影给我的感觉太强烈了,读到小说后的第一感觉竟是有些失望,直到再读一遍后,才深感小说原作其实是极具震撼力的,小说的元素中自然有很多是电影所无法表现的,相信耶利内克一定会认为电影完全是另一个作品,而不是她所写的《钢琴教师》。

我不知道耶利内克是不是女权主义者,但是在小说中,她写的这一场非同寻常的恋爱却很像是一场权力角逐:人到中年的埃里卡其实根本没有恋爱过,但自恋的她的内心其实蕴藏着巨大的**,譬如在少年时代那场与布尔西的恋爱游戏中,她就曾经因为失败与被压抑而自残。

自恋与自残,虐待与受虐肯定是一个人的两面———那起始的原因肯定是一种巨大的无可宣泄的**!

中年之后,她在性的方面似乎已经是一个找到平衡的女人,而这种平衡在年轻学生到来后被完全打破,就像一个踩在钢丝上向前用力伸出手的人,她所有的平衡都失去了,接下去她开始像所有陷入恋爱的人一样变得张惶失措,进退维谷。

问:她所谓性的平衡可能是一种虚假的平衡。

答:是的,也可以说,是自欺欺人的平衡。

耶利内克犀利地揭示了这场奇特恋爱的实质,它是一场争夺控制权的战争,开始时埃里卡占据着控制权:在卫生间里,埃里卡只替瓦尔特**,不许他发泄,企图以**对他进行绝对控制;然而,当她郑重地把信交给他之后,一切转变了,控制权颠倒了过来,她本来是把自己最私密的性幻想暴露给她准备认定的男人,她以为这是自己“爱”

的表现,因为这是属于她自己的独特的**方式。

然而此举却被瓦尔特狠狠地唾弃,之后的一切便转了向,埃里卡从先前期望的主控地位一落千丈,她试图按照瓦尔特期待的方式去做,但在爱的方面满目疮痍的她已经不能够享有常人的**,于是等待她的便是令人羞辱的挫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息桐我在聊天群模拟长生路女配修仙要佛系LOL之战神崛起恶毒女配在修仙大佬坟头蹦我能制造副本嫁金钗福气农女有空间儒道至圣被迫饲养疯批奶狗后,我真香了医判黄泉过阴人全球巨星从龙套开始我真的不想吃软饭娱乐大忽悠全民进化时代我,女扮男装,职业当爹网游之全球问道出狱后,首富老公逼我生三胎华娱从奥运冠军退役开始永续之镜诸天之从新做人造化图斗罗之我的无敌罗三炮我在大明养生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