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同样,我们对“现实主义”
的理解也存在着误区,以为现实主义就是大地的尘埃,而不是空中妖娆的浮云,这使得我们那些冠以“现实主义”
名目的作品是那么的粗鄙、浅薄,没有汁液,展览的不过是一片片失去了水分的叶片,让人读后如同嚼蜡。
而一些所谓的浪漫主义作品散发的却是陈腐、虚荣的气息。
我觉得批评家做主义的奴隶是没办法的事情,作家千万不要做主义的奴隶!我喜欢鲁迅的作品,他的作品在写实的背后透露着浓郁的浪漫主义情怀,从这个意义来讲,两个主义在他那里是不矛盾的。
北:萧红是鲁迅的弟子,她在鲁迅的培养下,在短短的岁月里,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学丰碑。
萧红作为东北作家,是东北作家的后来者、特别是女作家无法躲避的文学高楼。
很多东北女作家非常喜欢萧红,而且深受萧红影响。
萧红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你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差不多。
萧红小说的散文化写作和纯净的艺术气质与你也有相似之处。
我想她对你的影响毋庸置疑。
你如何看待鲁迅对萧红文学的影响?这种影响对你是否曾经有过什么启迪,进而影响了你对鲁迅的理解。
迟:我觉得在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中,写得最好的当属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了。
从这篇散文中,我们可以看到生活中的鲁迅,听到他的笑声,看到他的举止,萧红写鲁迅写得那么细致入微,这除了她对生活中的鲁迅格外熟识之外,也可以看出其内心对鲁迅先生深深的崇敬和依恋之情。
没有鲁迅,萧红也会是萧红,但有可能是别样的萧红;而因为有了鲁迅,萧红才会大放异彩,这也是事实。
鲁迅对萧红有多重要,也许只有她自己最清楚。
而青春的萧红每一次踏进鲁迅先生家的院子,又携带着怎样的一股清新空气,也许只有鲁迅先生最清楚了。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她的《呼兰河传》是她生命和文学的绝唱,很难有人逾越。
作为后来的东北作家,我所能做的就是营造自己的艺术世界,把迟子建的作品做得更好,成为自己的唯一。
任何的比附其实都是无知、浅薄和急功近利的表现,要知道,无论在哪个时代,萧红都是不可替代的。
在黑龙江这片寒冷的土地上,人在与生存环境抗争的时候,会产生无穷无际的幻想,再加上这片土地四季的风景变幻如同上天在展览一幅幅绚丽的油画,所以具体到作品中时,从这里走出的作家,尤其是女作家,其小说中的“散文化”
倾向也许就悄然生成了。
北:由于种种时代的影响,中国60年代以后的作家对于鲁迅的了解往往来自于中学教科书,很难深入,从种种对鲁迅莫名其妙的攻击批判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一点。
像余华只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才阅读鲁迅,才发现鲁迅的伟大和不可阻挡的大师魅力。
鲁迅对于作家的你来说是怎样的一个心路历程?
迟:我曾说过这样的话,不是不可以反传统,问题是我们对传统了解多少?现在我可以套用这句话:鲁迅不是不可以批评,问题是你们对文学的鲁迅了解多少?我们现在读鲁迅的作品,仍然能感受到一股苍凉而青春的文学之气,他的作品会流传下去的,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
鲁迅是文学巨匠,不正视他的作品的存在,其实是我们内心虚弱的一种表现。
我们这个时代,是太缺乏鲁迅这样的作家了,所以读他的作品时,会有隐隐的伤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