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一个自由灵魂和细腻多情的生活者与池莉谈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第4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任何一部作品反映的都是一个独特个体眼中的独特世界。”

及“小说是纯粹的”

相近。

你认为,文学作品的通俗与纯粹有没有明显的分界?

答:首先,像纳博科夫这样天才和杰出的作家,读者范围还是在文学素养普遍较高的欧美,也经常被误读误解,甚至《洛丽塔》还曾被指责色情下流。

那么我的被误读误解和指责,就不足为奇了。

没有关系的。

你的最后一个问题,提得好!

这是笼罩中国文学的最大的最糊涂的一个老问题了。

多少年了(从新时期文学开始到现在),多少代了(从古稀老人到中小学生),多少人了(从文学理论家到文学爱好者),八九不离十都陷落于通俗与纯粹的泥沼。

前几年我在媒体上公开讲过自己的观点,可是话一出口就变了,变成记者的理解。

现在我再一次阐明自己的思考与观点:

第一,通俗与纯粹(包括纯文学一词)不是一对反意词,它们不能用来进行文学作品的质量评判,更不是一对可以量化的分界标准。

第二,从世界文学的范围来看,通俗小说是有标准的。

它的标准是:读者范围应该是有识字能力以上的最大人群;作品构造应该通畅易懂,悬念丛生,故事曲折,引人入胜,是一种流水线制造,指向一种必定出现的结果。

通俗作品的宗旨就是要在浅显与简单的感官层面上,娱乐读者,顺从读者,陪伴读者。

通俗小说是文学艺术的一个品种,优秀的通俗小说自然会写得纯粹地道,让读者喜闻乐见,作者同样地可以成为通俗小说大家。

第三,由于通俗小说的旗帜鲜明,于是文学作品的一道分水岭就清晰可辨了。

所有不合通俗小说规范的小说,全部都是非通俗小说。

非通俗小说旨在挖掘人类灵魂深处不可知的部分。

其更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更注重精神而不是感官,更注重文本的创造与意蕴而不是实用晓畅,更注重读者通过艺术审美和情感共鸣阅读而不是顺从故事悬念的带领,更注重小说的纵向不朽而不是横向覆盖。

等等吧。

然而,非通俗小说阵营更加鱼龙混杂,有纯粹的,有高超的,也有夹生半吊、附庸风雅的,还有咬文嚼字、喃喃自语、夸文卖古的,更有道德鼓吹、假装深沉的,甚至有文墨不通的,常识不懂的。

对于非通俗类小说的优劣,平面判断只能见仁见智,唯有立体判断才能得出比较公允的结论,那就要依靠时间与读者。

比如到了现今,还会有许多读者选择《红楼梦》和《安娜·卡列宁娜》,我们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这是两本优秀小说了。

但是,我们有谁可以在3006年的今天,打开报纸,看看读书版是否有2005年某部小说的书评呢?不知道!

这就是文学艺术的不知道性!

那么,我们最好不要继续夹缠不清了。

换一个清晰的角度换一种科学的思维换一套明白的说法,一切都不困难。

遗憾的是,在目前的中国,似乎还没有出现真正的通俗小说。

一些从潜质上看,本来可以成为优秀通俗小说家的作家,却羞羞答答,犹抱琵琶,不伦不类地写着一些四不像的东西,这是非常可惜的,这些人显然是生不逢时,被当今的糊涂文学观点给害了。

2006年1月3日写于武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息桐我在聊天群模拟长生路女配修仙要佛系LOL之战神崛起恶毒女配在修仙大佬坟头蹦我能制造副本嫁金钗福气农女有空间儒道至圣被迫饲养疯批奶狗后,我真香了医判黄泉过阴人全球巨星从龙套开始我真的不想吃软饭娱乐大忽悠全民进化时代我,女扮男装,职业当爹网游之全球问道出狱后,首富老公逼我生三胎华娱从奥运冠军退役开始永续之镜诸天之从新做人造化图斗罗之我的无敌罗三炮我在大明养生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