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我和他结婚的时候,**正开着;你生下来的时候,**也正开着;他们第一次把他送回家来……”
这一段多次提到了**。
我觉得这里,作家的故意性太强了,太做了,太想强调象征了,这段话的出现与伊丽莎白母亲的身份并不相符。
我个人觉得它属于败笔。
莫:我也正想说这一点。
我猜想这是劳伦斯在确定了小说题目之后,这段话是后加上去的。
他要强调**,要读者注意**的象征性。
我读到这里也感觉到过分。
假如没有这些特别的强调的话,我觉得可能更好一些。
假如没有刚才的这些话,**的意义会不会看出来呢?这么集中地展示是不是在他确定了《**的幽香》这个题目之后,感到应当加强一下,再加上一段,从而使**和这篇小说产生了更密切的联系?这是我们非常善于做的也是非常愿意做的一件事啊。
生怕读者看不到。
假如不过分的话还好,如果过分了,就显得不自然了。
**是不是象征死亡?这会不会是劳伦斯的本意?有一次我们在意大利,要去一个人家作客,到花店里买花,花店里有许多紫色的**,我们想买,但人家说去朋友家作客送**是不合适的。
关于小说的主题
北:谈到**就可能会涉及到小说的主题。
以我的解读,我觉得这篇小说是写一种令人绝望的东西。
这跟你刚才说的母爱的主题截然不同。
实际上,对她丈夫的不归来,伊丽莎白一直是在期待和焦虑。
她觉察到她的生活变成了这种样子,她无能为力但又不知道会变成这样。
同时,她丈夫作为她焦虑的焦点和中心,却始终没有出现,等到出现的时候已经死了。
而且小说暗示,她的丈夫很可能是自杀。
她的丈夫在此之前的浪**和酗酒可能就是因为他也绝望了。
莫:关于这个绝望的主题的提炼,我是不太同意的,我不这样认为。
读完这篇小说,在我的脑海里马上会出现两个母亲的形象。
一个是女主角伊丽莎白,一个是她的婆婆。
还有一个潜在的母亲,那就是她的女儿安妮这个“头发已经由金色变成栗色”
的小姑娘(小说中多次写到这个女孩的头发,仿佛在暗示着这个少女的成熟,另外还请你们注意一下这个女孩对她的父亲称谓的变化,前面称“爹”
,后边称“他”
,这里边我感觉到有很微妙的东西)。
我觉得伊丽莎白对她丈夫还是有着很深的感情。
通过某些细节可以表现出来。
另外她对于未来生活也不是绝望的,因为她是一个孕妇,肚子里有一个六个月的孩子,而且她还有两个孩子。
当她听到她丈夫很可能死了的时候,她首先想到的是,并不是说多么绝望,或者像我们的小说描写得那样“典型”
:眼前一片昏暗,什么都忘记了,手脚冰凉,如果手里拿着一个什么的话肯定会掉到地上,没有,她马上想到的是在他死后我们靠着这些微薄的救济金能不能活下去,而且必须要活下去。
而未出生的孩子也得出生,还得养大。
这非常真实。
我觉得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真实。
我读到这里联想到的是冰心在一篇文章中写的情节。
在云南时,她的丈夫吴文藻经常生病,有一天他又发高烧,当她把医生叫来的时候发现在她丈夫的身边围了十几个人,而她丈夫身上蒙着一个白床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