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卷十四
banner"
>
志第四
◎礼乐四
其非常祀,天子有时而行之者,曰封禅、巡守、视学、耕藉、拜陵。
《文中子》曰:“封禅,非古也,其秦、汉之侈心乎?盖其旷世不常行,而于礼无所本,故自汉以来,儒生学官论议不同,而至于不能决,则出于时君率意而行之尔。
隋文帝尝令牛弘、辛彦之等撰定仪注,为坛泰山下,设祭如南郊而已,未尝升山也。
唐太宗已平突厥,而年谷屡丰,群臣请封泰山。
太宗初颇非之,已而遣中书侍郎杜正伦行太山上七十二君坛迹,以是岁两河大水而止。
其后群臣言封禅者多,乃命秘书少监颜师古、谏议大夫朱子奢等集当时名儒博士杂议,不能决。
于是左仆射房玄龄、特进魏征、中书令杨师道博采众议奏上之,其议曰:“为坛于泰山下,祀昊天上帝。
坛之广十二丈,高丈二尺。
玉牒长一尺三寸,广、厚五寸。
玉检如之,厚减三寸。
其印齿如玺,缠以金绳五周。
玉策四,皆长一尺三寸,广寸五分,厚五分,每策皆五简,联以金。
昊天上帝配以太祖,皇地祇配以高祖。
已祀而归格于庙,盛以金匮。
匮高六寸,广足容之,制如表函,缠以金绳,封以金泥,印以受命之玺。
而玉牒藏于山上,以方石三枚为再累,缠以金绳,封以石泥,印以受命之玺。
其山上之圆坛,土以五色,高九尺,广五丈,四面为一阶。
天子升自南阶,而封玉牒。
已封,而加以土,筑为封,高一丈二尺,广二丈。
其禅社首亦如之。
其石检封以受命玺,而玉检别制玺,方一寸二分,文如受命玺。
以石距非经,不用。
又为告至坛,方八十一尺,高三尺,四出陛,以燔柴告至,望秩群神。”
遂著于礼,其他降禅、朝觐皆不著。
至十五年,将东幸,行至洛阳,而彗星见,乃止。
高宗乾封元年,封泰山,为圆坛山南四里,如圆丘,三壝,坛上饰以青,四方如其色,号封祀坛。
玉策三,以玉为简,长一尺二寸,广一寸二分,厚三分,刻而金文。
玉匮一,长一尺三寸,以藏上帝之册;金匮二,以藏配帝之册,缠以金绳五周,金泥、玉玺,玺方一寸二分,文如受命玺。
石:方石再累,皆方五尺,厚一尺,刻方其中以容玉匮。
旁施检,刻深三寸三分,阔一尺,当绳刻深三分,阔一寸五分。
石检十枚,以检石,皆长三尺,阔一尺,厚七分;印齿三首,皆深四寸,当玺方五寸,当绳阔一寸五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