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每岁仲冬,州、县、馆、监举其成者送之尚书省;而举选不繇馆、学者,谓之乡贡,皆怀牒自列于州、县。
试已,长吏以乡饮酒礼,会属僚,设宾主,陈俎豆,备管弦,牲用少牢,歌《鹿鸣》之诗,因与耆艾叙长少焉。
既至省,皆疏名列到,结款通保及所居,始由户部集阅,而关于考功员外郎试之。
凡秀才,试方略策五道,以文理通粗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凡四等为及第。
凡明经,先帖文,然后口试,经问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亦为四等。
凡《开元礼》,通大义百条、策三道者,超资与官;义通七十、策通二者,及第。
散、试官能通者,依正员。
凡三传科,《左氏传》问大义五十条,《公羊》、《谷梁传》三十条,策皆三道,义通七以上、策通二以上为第,白身视五经,有出身及前资官视学究一经。
凡史科,每史问大义百条、策三道,义通七、策通二以上为第。
能通一史者,白身视五经、三传,有出身及前资官视学究一经;三史皆通者,奖擢之。
凡童子科,十岁以下能通一经及《孝经》、《论语》,卷诵文十,通者予官;通七,予出身。
凡进士,试时务策五道、帖一大经,经、策全通为甲第;策通四、帖过四以上为乙第。
凡明法,试律七条、令三条,全通为甲第,通八为乙第。
凡书学,先口试,通,乃墨试《说文》、《字林》二十条,通十八为第。
凡算学,录大义本条为问答,明数造术,详明术理,然后为通。
试《九章》三条、《海岛》《孙子》《五曹》《张丘建》《夏侯阳》《周髀》《五经算》各一条,十通六,《记遗》、《三等数》帖读十得九,为第。
试《缀术》、《辑古》,录大义为问答者,明数造术,详明术理,无注者合数造术,不失义理,然后为通。
《缀术》七条、《辑古》三条,十通六,《记遗》、《三等数》帖读十得九,为第。
落经者,虽通六,不第。
凡弘文、崇文生,试一大经、一小经,或二中经,或《史记》、《前后汉书》、《三国志》各一,或时务策五道。
经史皆试策十道。
经通六,史及时务策通三,皆帖《孝经》、《论语》共十条通六,为第。
凡贡举非其人者、废举者、校试不以实者,皆有罚。
其教人取士著于令者,大略如此。
而士之进取之方,与上之好恶、所以育材养士、招来奖进之意,有司选士之法,因时增损不同。
自高祖初入长安,开大丞相府,下令置生员,自京师至于州县皆有数。
既即位,又诏秘书外省别立小学,以教宗室子孙及功臣子弟。
其后又诏诸州明经、秀才、俊士、进士明于理体为乡里称者,县考试,州长重覆,岁随方物入贡;吏民子弟学艺者,皆送于京学,为设考课之法。
州、县、乡皆置学焉。
及太宗即位,益崇儒术。
乃于门下别置弘文馆,又增置书、律学,进士加读经、史一部。
十三年,东宫置崇文馆。
自天下初定,增筑学舍至千二百区,虽七营飞骑,亦置生,遣博士为授经。
四夷若高丽、百济、新罗、高昌、吐蕃,相继遣子弟入学,遂至八千余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