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58章 在龙船调的故乡(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车到鱼木寨时,临近正午。

山色绚丽极了,在这深秋。

苍翠的松林里,偶尔挤出的樟、枫、榉、栗等杂木,向我们展示了色彩的盛宴。

十月,是大自然狂欢的季节,沉雄的绿、疯狂的红、醒目的蓝、逍遥的紫……一起加入到瑰伟的合唱,只有面对它们,你才能确切地理解“秋”

的壮丽的意义。

忽然,在令人心荡神驰的秋色图中,我发现了几缕袅向晴空的乳白的炊烟。

顿时间,所有的色彩都成了陪衬,隽永在唐人绝句宋人小令元人尺幅明人小品里的乡村,这么真切地让我欣赏,让我触摸,让我仰望几乎已成孑遗的农业文明的赞歌。

鱼木寨在鄂西利川县境内。

这荆楚与巴蜀的交会部,重峦叠嶂之中,杂居着土家、侗、苗、汉各族人民。

因此自元至清,一直施行土司制度。

历史上,凡不设流官处,便是土司自治地,莫不交通闭塞,开风气之先的事,几乎绝迹。

也只有在这种地方,才能欣赏到睽违已久的传统文化。

据我理解,产生于农业文明的传统文化,自然的秩序即是道德的秩序,二者融为一体,不会产生悖离的现象。

现代的智能,往往是道德的杀手。

以我的人生经验,与一个满脸皱纹吸着劣质香烟的老农打交道,远比与一身名牌西装出没于十里洋场的大亨要安全得多。

眼下,正是这样一群老农,站在鱼木寨的寨门前,吹着锁呐,敲着锣鼓欢迎我们的到来。

利川多山,峰头各异。

即便在这山族的博物馆里,鱼木寨也是一处极为特别的地方。

这片大约有三平方公里的山林。

东、西两面皆万丈峭壁,刀劈斧削一般,无路可通。

北面原也是嶙绚悬崖,山人于此开凿道路,凡千余级石阶贴壁曲折而下,稍一失足便粉身碎骨。

即便如此,途中还筑有多处关隘,纵然是轻捷的猿猴也难以飞度。

惟其南面有路可通。

那是一条怎样的道路啊!

从对面一座山坡到这厢寨门,只有一条长约十丈宽仅数尺的山脊可通。

山坡临寨的一面是悬崖,山脊两侧,亦是深不可测的峭壁。

天造地设的鱼木寨,真正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的世外化境。

虽经数百年风雨沧桑,这座寨门依然如天门一般矗立在万仞岩矶之上。

往常,这样的寨门只存活在我听过的故事里。

现在,我走进它,观察着巨石垒起的墙洞和用作瞭望与投射箭矢的小窗时,我忽然感到了它的陌生,换句话说,我产生了隔世之感。

穿过古堡般的寨门,眼前的田野与山丘,间或的炊烟人家,看不出有什么奇异的地方。

但若认真观察,便立即会发现它实乃是世外桃源。

因为四周的孤绝,此处无公路可通,没有刺耳的汽车喇叭声,没有蛛网一般緾绕在我们头顶的电线。

在大城市里,科技文明正在取代工业文明成为生活的主流,可是在这里,工业社会的生活形态却如同九尾龟一样让人感到古怪。

牛脖子上的铜铃,屋檐下挂满了的金黄的玉米棒,小花狗震颤的吠声,空气中弥漫的柴烟的气息,让你一次次产生错觉,唐呀?晋呀?它是实实在在的牧歌呢,还是萌发于我们记忆深处的意象?

我忽然感觉到,这里就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的柴桑故居;这里同样是孟浩然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息桐我在聊天群模拟长生路女配修仙要佛系LOL之战神崛起恶毒女配在修仙大佬坟头蹦我能制造副本嫁金钗福气农女有空间儒道至圣被迫饲养疯批奶狗后,我真香了医判黄泉过阴人全球巨星从龙套开始我真的不想吃软饭娱乐大忽悠全民进化时代我,女扮男装,职业当爹网游之全球问道出狱后,首富老公逼我生三胎华娱从奥运冠军退役开始永续之镜诸天之从新做人造化图斗罗之我的无敌罗三炮我在大明养生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