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17岁荣登皇位
banner"
>
汉景帝后元三年(前141年)正月十七,汉景帝为16岁的皇太子举行非常隆重的冠礼。
行冠礼不久之后的一天,汉景帝驾崩于未央宫,16岁的太子刘彻继位,为汉武帝。
刘彻还是太子的时候,便迎娶了14岁的阿娇陈氏为妻,陈氏就是太子妃。
刘彻即皇帝位,太子妃陈氏理所应当被册封为皇后。
汉武帝刚登基时,汉朝已经建立六十多年了。
汉初统治者奉行的黄老政治,其无为而治、休养生息的温和政策,对汉初社会经济的恢复、政局的稳定起了关键作用。
文景两代39年间,政局大体稳定,经济得以恢复,文化有所进步。
千百年来,人们始终将这一时期看作安定繁荣的盛世的典型,史称“文景之治”
。
汉文帝和他的谋臣们不仅在这一时期使国家管理走上了正轨,也为后来的汉景帝时代的政制和政风规定了基本格局。
汉文帝本人的政治品格,为他的继承人汉景帝树立了榜样,对后世形成了规范性的影响。
黄老之学主张“无为无不为”
,就是在政治上少有急切的举措,避免苛政扰民,否定过激的政策,否定冒进的倾向,使社会生活在自然的状况下得以安定。
汉武帝这位少年皇帝接受了统治汉家天下的重任。
他聪明过人,爱好广泛,又受名师指导,自幼就了解到各派学术思想。
敢作敢当的汉武帝在少年时就开始寻找治国方针,尤其对实行王道、称霸天下感兴趣。
怎样创立伟业,达到古代帝王盛世?这问题一直围绕着他。
少年即位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天下人才到朝廷策问。
董仲舒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汉武帝发现,并且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留下了著名的《天人三策》的。
《天人三策》是讲天和人的关系的,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阐述了5大关键问题,引发了汉武帝的兴趣。
在董仲舒提出的5大问题中,每一个问题都切中要害。
其中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但正是这一点让人不解,西汉王朝建立以来,一直奉行黄老之学,而且西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很多,董仲舒却大胆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这与西汉初期的统治思想格格不入,而汉武帝却积极采纳。
汉武帝做太子时的老师赵绾、王臧也是儒生,当然支持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主张。
于是,汉武帝任命推崇儒学的外戚魏其侯窦婴和田蚡为丞相和太尉,儒生赵绾为御史大夫,王臧为郎中令。
汉武帝选择儒家学说为指导思想后,就兴致勃勃地按照儒家要求执政。
儒家讲究礼化,推行王道,崇尚古代圣王业绩。
朝中有人推荐80高龄的诗学大师申公来指导。
申公名申培,是赵绾和王臧的老师,还是汉代鲁诗的创始人。
汉武帝当时年轻有为,喜欢和文人纵论古今,藏否万物。
他接见申公后一连问了几个问题来讨教治国之道,谁知申公却淡淡地说:“治国不靠空话,要靠行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