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从此之后,汉武帝便任命东方朔为常侍郎。
建元三年(前138年),汉武帝常常出游狩猎,出游的时间从一天到五天不等。
后来,这样的游玩已经不能为汉武帝所满足。
加之路途遥远又被当地的百姓厌烦,于是汉武帝萌生了修建上林苑的想法。
在估算完修苑囿所占农田的价值之后,汉武帝又派人划出占地所属县的荒地以抵偿农民。
做此决策之时东方朔恰好在场,便向汉武帝谏言:“请陛下不要扩建上林苑!”
此言一出,汉武帝的脸立马沉了下来,文武百官目光各异地瞅着东方朔。
有赞许,有担心,也有幸灾乐祸。
对此,东方朔全然不顾,一口气讲了“不要扩建上林苑”
的两大理由:陛下,终南山是国家天然的屏障。
从大汉立朝以来,离开了三河之地的洛阳,而在灞水、浐水之西,泾河、渭河之东建立都城,这里就是所谓的像大海一样富饶的地方。
秦王朝凭借它降服西戎,兼并崤山以东的地区。
终南山是座宝山,这一带山中产玉和金、银、铜、铁以及优质木材。
各种手工业用它们做原料,百姓们靠它们维持生活。
这里又盛产稻、黍,还有梨树、栗子、桑、麻和竹子等物品,土地适宜种植姜和芋头,水中有许多青蛙和鱼类。
贫穷的人家可以靠这些获得温饱,而不必担忧饥寒之苦。
所以,丰、镐之阔,号称肥沃土膏,每亩地的价值都达到一斤黄金。
而今陛下把终南山划为上林苑,就断绝了田沼湖泽的财利来源,夺取了百姓的肥沃土地,对上减少了国家的财税费用收入,对下破坏了农桑生产,这是不该建上林苑的第一个理由。
而开拓并营建上林苑,周围筑墙以作为禁苑。
皇帝在苑中可以策马东奔西驰,驱车南北追逐,其中有很多的深沟大河,乱石高岗。
为追求一天的射猎乐趣,不值得尊贵无比的天子去涉险犯难。
这是不该建上林苑的第二个理由。
接着,东方朔又列举了殷纣王、楚灵王、秦始皇大兴土木导致天下大乱的例子。
最后献上《泰阶六符》,希望汉武帝能够观察天象的变异而自省自己所做的事情。
汉武帝因此拜东方朔为一千石太中大夫之官职,加给事中之衔,并赏赐黄金百斤。
东方朔虽以滑稽出名,但他取得官职也是因为写得一手好辞赋。
他时常以诙谐幽默的言辞为汉武帝解闷,有时也在其中夹进一些讽谏的内容,因而博得了汉武帝的赞赏。
汉武帝搜罗、蓄养大批文人学士,一方面命他们随从出巡出游,作辞献赋量才录用,另一方面让他们参与政治,在朝廷中委以官职。
有了大事廷议时,也让这些人参加,对公卿的奏本提出意见,平时则都是作为专职的文学侍从和俳优弄臣蓄养起来。
汉武帝经常和群臣在柏梁台聚会饮酒赋诗,据说古诗中的“柏梁体”
就是由汉武帝和群臣赋诗而开始流行起来的。
汉武帝自己创作诗赋的水平相当高,流传至今的《瓠子歌》《秋风辞》《李夫人歌》等,都非常精美,表现出他相当高的文学修养。
同时,汉武帝重视修史,以学识非常渊博的大学者司马谈为太史令,使其次第旧闻,裁剪论著。
司马谈有志于编撰一部汉王朝的通史。
为此,他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司马谈是左冯翊夏阳人,司马迁的父亲。
他博学多识,曾随当时著名天文学家唐都学习天文历法知识,跟随哲学家杨何学习《易》,并对黄老之学进行过深入钻研。
可是,司马谈的宏愿还没有实现,就于元封元年(前110年),病死于洛阳。
死前,他郑重地把未竟的事业,嘱托给他的儿子司马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