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建立察举制度(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建立察举制度

banner"

>

西汉建立后,统治者看到了秦朝法治绝对化的种种弊端之后,为了更好地巩固封建政权,尚贤思想再度受到重视。

这就为察举制的创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汉高祖刘邦十一年(前196年),汉高祖下诏说:“上古时代称王称霸有所作为者如周文王、齐桓公等,都是依赖了贤能之士的帮助。

现在我们汉朝建立不久,需要大批人才帮忙治国安邦,而且到处都有贤能。

大家踊跃地站出来为我们出力吧,我们不会亏待大家的。”

这个诏令说明汉高祖颇有求贤若渴的心理,更说明汉初急需人才的情况。

于是,为了适应国家统治的需要,汉高祖建立了一整套选拔官吏的制度,名为察举制。

察举是自下而上推选人才的制度,也叫选举。

汉文帝时期,察举制度大体形成。

汉文帝于二年(前178年)下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

于十五年又下诏:“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

并且定下了考试和录用标准。

直到汉武帝时期,察举制达到完备,各种规定相继推出。

其后,各种科目不断充实,特别是有了统一的选才标准和考试办法。

考试是汉代察举制度的重要环节。

被举者经考试后,由政府量才录用,这样既保证了选才标准能贯彻实行,选出真正的人才,还能保证竞争的相对公平,令下层人士有进入国家管理层的可能。

建元元年(前140年)十月,汉武帝下令“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

,并依照丞相卫绾之奏,尽罢“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

的贤良,为察举制确定了以儒术取士的方向。

但由于窦太皇太后的干预,该政令无法得以推行。

元光元年(前134年)十一月,即窦太皇太后死后的第六个月,汉武帝根据董仲舒举贤良对策中“使列侯、郡守二千石,各自选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二人,以给宿卫”

的建议,下诏“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察举制是由周代的乡举里选“秀士”

和诸侯每岁“贡士于天子”

的制度演绎而来的。

它在汉代的确立有一个发展过程。

察举制度在推行过程中,遇到了来自郡国方面的阻力,有的郡、国每年甚至一人也不举。

对此,汉武帝非常恼怒。

一些部门的官员奏报:“不举孝,是不遵从皇帝的命令,应当以不敬治罪;不察廉,是不胜任本职,应当罢免。”

“不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息桐我在聊天群模拟长生路女配修仙要佛系LOL之战神崛起恶毒女配在修仙大佬坟头蹦我能制造副本嫁金钗福气农女有空间儒道至圣被迫饲养疯批奶狗后,我真香了医判黄泉过阴人全球巨星从龙套开始我真的不想吃软饭娱乐大忽悠全民进化时代我,女扮男装,职业当爹网游之全球问道出狱后,首富老公逼我生三胎华娱从奥运冠军退役开始永续之镜诸天之从新做人造化图斗罗之我的无敌罗三炮我在大明养生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