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改革实施严刑峻法(第5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从皇宫里出来后,张汤明白汉武帝要利用自己,利用这一事件,趁机铲除陈皇后。

张汤不由心中暗喜,只要自己肯下得去手,不仅能讨皇上欢心,而且还能加官晋爵。

第二天,张汤升堂。

他不惜用尽所有的刑罚,陈皇后终因抵挡不了酷刑被屈打成招。

张汤捧着带血的口供,连夜奔到皇宫交差。

汉武帝看后,点头赞许,马上下令把陈皇后的亲属等一并擒获。

这一案件,共判处死刑三百多人。

张汤因此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升为太中大夫。

张汤为了讨取皇帝的欢心,更加精心揣摸皇帝的意图,把皇上的好恶看作是非准绳,玩弄刀笔,随意解释法律条文。

凡是遇到疑难案情,他必定奏上不同的处理意见,任汉武帝随意选择。

经汉武帝批准意见,再正式确定。

他说:“这是天子之意,不是臣下的高明。”

元朔三年(前126年),汉武帝拜张汤为廷尉,掌司法平狱,审断郡国议定报请的疑罪。

汉武帝正醉心缘饰儒术,一心提倡经学。

当时董仲舒已致仕,汉武帝多次派遣张汤到董仲舒的家里,咨询天下的得失。

董仲舒以万能的《春秋》为审案的依据,作《春秋决狱》二百三十二事,然后提供给廷尉作决狱的标准。

张汤由此受到启发,奏请汉武帝以博士弟子补廷尉史,附会《尚书》《春秋》经义治狱量刑。

所谓经义,就是集中体现了统治者的道德观念和统治意志,以此为标准而治狱,就是说可以抛开一切法律束缚,随心所欲地镇压臣民。

对汉武帝来说,这真是一个颇有新意的发明,汉武帝马上将其制度化。

文雅的历史学家又称之为“以礼入法”

所以,“阳儒阴法”

的汉武帝没有将先秦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的精神接过来,发扬光大,而是将儒家的“亲亲、尊尊”

的血缘宗法观念同法家的以严刑峻法治民的思想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社会怪胎。

张汤是善于揣测皇上心意的高手,他看汉武帝有意想宽释某人,就把犯人交给平和的监吏审理;汉武帝要是有意重罪某人,张汤就把犯人交给苛酷的监吏审理。

遇有疑难案件,一定事先向汉武帝报告,并为之理清头绪原由,等到汉武帝允许后,再书于法令谳法挈令,以之为日后量刑的标准。

在审理淮南、衡山、江都三大谋反案中,又是张汤穷究党羽,任意肆杀。

他最痛恨的是地方豪强,必舞文巧诋,对羸弱之民往往呵护有加。

拜访诸公卿大僚不避寒暑,对那些故人子弟为吏者及其“穷兄弟”

,也给予很多照应。

因此,张汤虽然用法深酷,仁义之声却传于朝野,与“阳儒阴法”

的精神完全一致。

张汤越来越得汉武帝赏识,这个人将儒、法这一软一硬的两把刀子挥舞得非常娴熟,忠心耿耿、绞尽脑汁地为君王剪除异己,镇压黎民,在君上的周围架起了一道密不透风的刀山。

元狩二年(前121年),汉武帝提拔张汤做了御史大夫。

其时,北部边塞,长城内外,农业文明的保护者汉军,正同游牧文明的代表匈奴连年大战。

在汉军的沉重打击下,游牧文明的前沿开始崩溃,浑邪王率数万兵将投降汉朝。

正赶上山东水、旱连年,人民背井离乡,兴兵、安降、赈灾,要粮、要款、要车马,奏章像潮水一样,源源不断地涌到京师。

汉武帝急得好像热锅上的蚂蚁,就是想不出到哪儿搜刮这些钱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穿书之皇后总想欺负朕神秘支配者超神大掌教联盟之从妖姬辅助开始带着满级帐号闯异界儿子,请给爸爸指条明路我,女扮男装,职业当爹绝品神医混都市穿成男团女经纪人,我带飞小鲜肉我的萌妃是大佬全球轮回之我锤爆了全世界侯门风华:拜见极品恶婆婆某剑魂的无限之旅学渣被家访,老爹竟是文坛巨佬太古剑尊沙雕攻在虐文世界搞钱修仙道无境小心,前方高能超品修仙小农民一人之开始的道爷夫君位极人臣后什么都会的仁王君撼宙帝尊足球豪门开局就是死亡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