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张汤不愧是股肱之臣,给汉武帝出了一连串的好办法:请造白金及五铢钱,垄断盐铁,出告缗令,排豪强兼并之家,巧诋助法以行之。
汉武帝在张汤的帮助之下,广开财路,大发利市。
但是,这条“黄道”
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富商大贾、豪强大族纷纷反对,许多奸吏乘此机会枉法贪赃,侵渔获利。
因此,汉武帝授意张汤严厉镇压。
大司农颜异对造实际价值和名义价值相差很大的皮币持反对意见,汉武帝非常不高兴。
颜异的宾客曾对颜异非议过汉武帝的这些措施,而颜异身为九卿,见措施中有不当之处,却不入朝当面阐述自己的意见,反而加以“腹诽”
。
张汤察觉了汉武帝的脸色,就以这个罪名论定了颜异的死罪。
颜异被判处死刑后震惊朝野。
这时,白发苍苍的汲黯质问张汤:“你身为朝廷九卿之一,却上不能继先帝的功业,下不能化天下之邪心,让你这样的人来当政,百姓们真是没法过日子了。”
张汤不理他,径自走了。
后来,有人启禀汉武帝,问大司农位居九卿被张汤判为腹诽罪处死的原因是什么时,汉武帝便请张汤自己回答。
这时,张汤说道:
皇上,腹诽罪就是论心定罪。
臣问大司农颜异对皇上颁布的农桑法令有何意见,臣见他嘴唇动了动,虽然话未出口,但臣可以断定他心里对朝廷不满,所以判他死罪。
在此之后,就出现了“腹诽之法”
。
办案量刑,根本不用证据,只需要说你“腹诽”
君主就足够横尸东市了。
一时间,朝野上下到处都布满了血腥之气,百姓有冤无处申、无处诉。
酷吏中还有一个叫杜周的人,他是被张汤欣赏举荐为廷尉的南阳酷吏。
他在一年办理的上千个案件中,大的案子能同时逮捕株连几百人,小的案子也要牵连几十人,远者几千里,近者数百里,被拘捕到廷尉府的人,凡是不服的都要加以黥笞刑讯,按事先规定的罪状认供,大部分被诬告为“不道”
以上的罪名,判以死刑。
丞相公孙弘多次称赞张汤,对汉武帝更是俯首帖耳,唯命是从。
只有敢作敢为、刚直誉满朝野的汲黯,仍然对朝政横挑鼻子竖挑眼。
虽然早就被张汤和公孙弘排挤出朝,但他还公开宣言:御史大夫张汤,对皇帝极尽溜须拍马之能事。
汉武帝的宏图伟业,就是依靠张汤这样的酷吏才得以开创的;那一大片一大片耀眼的猩红,是由他撑着酷吏们的腰涂抹上去的,在专制的阳光下,倒也显得非常壮丽。
张汤奏事,喋喋不休,汉武帝听得入迷,竟然连饭都忘记吃了。
丞相名存实废,汉武帝处理内政外交,只听张汤一个人的。
酷吏政治完全形成,君主专制稳若磐石,安如泰山。
汉武帝那五花八门的欲望,也接连不断地实现着。
他的伟业雄图上,闪闪烁烁的欲望之星更多了。
但转眼发生突变,张汤媚上欺下,得罪公卿大臣者甚众,尤其以朱买臣为首的一些大臣。
朱买臣原是吴人,是大器晚成的布衣大臣。
他出身贫寒,年轻时靠打柴为生,边打柴边读书,后被同乡好友严助举荐给汉武帝。
汉武帝见他精通《春秋》《楚辞》,很是喜欢,就任命他为中大夫。
因奉旨破东越,被汉武帝升为主爵都尉,后任丞相长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