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元光五年(前130年),唐蒙受命掠取和开通夜郎及其西面的僰中,发动巴郡、蜀郡的官吏士卒上千人,西郡又多为他征调陆路及水上的运输人员一万多人。
西南地区多山,地形复杂,修路不易,在此过程中,加之湿热,巴郡军民中许多人生病死去,更多的人开始逃跑。
针对这种情况,唐蒙动用战时法令,诛杀了一些消极对抗的地方首领。
不过他的严惩措施,没有收到积极的效果,反而激起了地方势力更大的反抗,修路工作眼看着就进行不下去了。
面对这种情况,汉武帝经过全盘考虑,决定对巴蜀地方势力和当地老百姓进行安抚。
恰在这时,司马相如由蜀归朝,于是汉武帝派司马相如去责备唐蒙,趁机告知巴、蜀百姓,唐蒙所为并非皇上的本意。
司马相如发布了一张《谕巴蜀檄》的公告,并采取恩威并施的手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司马相如顺利地完成了使命,回报给汉武帝,汉武帝高兴得不得了。
而此时唐蒙已掠取并开通了夜郎,趁机要开通西南夷的道路,征发巴、蜀、广汉的士卒,参加筑路的有数万人。
修路两年,没有修成,士卒多死亡,耗费的钱财要用亿来计算。
蜀地民众和汉朝当权者多有反对者。
这时,邛、笮的君长听说南夷已与汉朝交往,得到很多赏赐,因而多半都想做汉朝的臣仆,希望比照南夷的待遇,请求汉朝委任他们以官职。
汉武帝便就此征询司马相如的意见。
司马相如原本是蜀中人,对西夷部落略知一二,便说:“邛、笮、冉、駹者近蜀,道亦易通,秦时尝通为郡县,至汉兴而罢。
今诚复通,为置郡县,愈于南夷。”
意思是说:邛笮、冉、駹等都离蜀很近,道路容易开通。
秦朝时就已设置郡县,到汉朝建国时才废除。
如今真要重新开通,设置为郡县,其价值超过南夷。
汉武帝认为司马相如说得对,就任命司马相如为中郎将,令其持节出使。
副使王然于、壶充国、吕越人等,乘坐4匹马驾驭的传车向前奔驰,凭借巴、蜀的官吏和财物去拉拢西南夷。
元光六年(前129年),汉武帝委任司马相如为中郎将,再次出使西南,在邛、莋等地负责设置郡县的工作。
司马相如等到达蜀郡后,蜀郡太守及其属官都到郊界上迎接相如,县令背负着弓箭在前面开路,蜀人都以此为荣。
于是卓王孙、临邛诸位父老都凭借关系来到司马相如门下,献上牛和酒,与司马相如畅叙欢乐之情。
卓王孙喟然感叹,自以为把女儿嫁给司马相如的时间太晚,便把一份丰厚的财物给了文君,使她与儿子所分均等。
司马相如便平定了西南夷。
邛、笮、冉、駹、斯榆的君长都请求成为汉王朝的臣子。
于是,拆除了旧时的关隘,使边关扩大,西边到达沫水和若水,南边到达牂牁,以此为边界,开通了灵关道,在孙水上建桥,直通邛、笮。
司马相如还京报告汉武帝,汉武帝特别高兴。
汉武帝没有花费大的军事力量,主要靠强盛的国力和发达的经济、文化,便成功地达到了开拓西南边疆的目的。
汉武帝下令在那些地区设置十几个县,归蜀郡管辖。
可这个想法却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对,比如公孙弘,他曾到西南一带视察过工作,说这些地方目前没什么好处值得开发。
元朔三年(前126年)冬,正当北筑朔方、东置苍海郡,蜀长老又多言通西南夷有害无益。
于是朝廷中反对声复起,御史大夫公孙弘等认为西南与苍海、朔方都是没有用处之地,主张全部停止筑城、置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