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惊恐之下,荀彘率军南下,拼死力战。
经过大小多场战役,荀彘终于杀到王险城下。
在大汉南北两军即将会师的关键时期,荀、杨二人皆认定破城已是朝夕之事。
因此,二人心中各自掐起小九九,都想要夺取首功。
手握重兵的荀彘当然想要直接攻城,但他需要杨仆率军从侧翼佯攻,分散敌兵,只有这样才能把损失降到最低。
而杨仆心中更加清楚,一旦破城,作为主攻的荀彘定会活捉卫右渠,那功劳便尽归其手。
在贪心作祟下,杨仆坚决不同意配合荀彘强攻,并于暗中联系卫右渠,规劝其向楼船军开城请降。
卫右渠猜透杨仆的用心,便将所有主力调派至城北,专注抵御荀彘的猛攻。
荀彘多次强攻未果,城下的汉军尸体早已堆积如山,可王险城依然屹立不倒,固若金汤。
损兵折将的苟彘对杨仆自然恨得牙痒痒,但着实无计可施。
不过,一个人的到来令荀彘看到了转机。
原来,汉武帝算准日子,认为平叛军早该凯旋了,如此拖泥带水又杳无音讯,肯定是遇到突发状况了,于是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
大臣们纷纷表示应派一得力使者前往调查,纠正两将的错误,以协调其行动,尽快攻取王险城。
汉武帝认同,就派济南太守公孙遂前往行其事,并授权给他遇事可便宜从事,不必请示朝廷。
公孙遂到了朝鲜,来到左将军荀彘的军前。
左将军高兴不已,他心想:谢天谢地,皇上还是派人来了。
于是他把所有的压抑和怨气一下子全倒了出来:“朝鲜早就该打下来了,拖了这么久还未能攻下,是由于楼船将军好几次都不遵守预定的作战计划。”
接着荀彘把自己平素怀疑楼船将军要谋反的想法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公孙遂,最后说道:“现在情况万分严重,若不先发制人将其拿问,恐怕要酿成大祸,不仅楼船将军要谋反,他还可能和朝鲜兵一道来消灭我的军队。”
公孙遂在朝中素来跟荀彘友善,听到杨仆有可能谋反,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万万没料到事情是如此的糟糕,看样子还真得先下手了。
于是,公孙遂用天子恩赐的符节将杨仆诱至荀彘军营,然后不由分说,将其五花大绑,而把他的部队交给左将军指挥。
左将军荀彘兼并了杨仆的军队后,实力大增,加紧了对朝鲜的进攻,王险城岌岌可危。
城中人个个惶惶不安,惊恐异常。
朝鲜国相路人、韩阴、尼溪参、将军王等便相互商议道:“开始还打算向楼船将军投降,现在楼船将军已被抓了起来,只有左将军一人指挥两路兵马,仗越打越激烈,进攻越来越猛烈,万一我方无法抵挡得住,而国王偏不肯向左将军投降,不如我们自寻出路为好。”
于是,韩阴、王、路人都弃职投向了左将军帐下,路人死于半途之中。
这时,王险城中突然发生政变,正是这一突如其来的政变把几个当事人几乎全部送上西天。
原来,卫右渠本身是个暴虐成性的土皇帝。
卫氏作为外来势力,跟土著集团难免产生利益纠纷,而卫右渠对所有逆己者皆采取血腥的屠杀政策,那些威望甚高的土著元老向来对其心有怨念。
常年以来,仇恨无形中愈积愈深。
当汉军围城之时,王险城里的土著元老认为卫右渠的败亡即将到来,便决定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良机,经过缜密的谋划,最终在一个深夜成功暗杀了毫无防备的卫右渠。
王险城的大权顺势尽落在朝鲜土著手中,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是继续坚守到底,二是开城投降。
在局势已然明朗之时,思维正常的人都明白死命顽抗只能是自寻死路。
可对朝鲜人来说,如何投降,向谁投降都是难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