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汉武帝出兵河西驱逐匈奴的同时,对诸羌人施加了军事上的压力,逼迫他们向西迁移。
由于匈奴浑邪王的内降和诸羌的西迁,使河西一带成为真空。
汉武帝召乌孙回河西故地的计划落空之后,为了加强在河西地区的边防,就在河西先后设立了武威郡和酒泉郡,从此,河西一带正式成为汉朝的领土。
汉武帝还不断招募百姓和输送罪犯到河西地区开垦荒地,发展生产,这对以后开通西域和继续打击匈奴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汉武帝在取得河西战役的胜利之后,置敦煌、武威、张掖、酒泉四郡,驻军屯垦,移民实边,在羌人与匈奴中间打入一个楔子,使得两者之间不能交通,从而阻断双方的勾结与联系。
这样,两者勾结对付汉朝已经特别困难了。
元鼎六年(前112年),羌人的先零、封养、牢俎部落化解冤仇,结成联盟,与匈奴暗中勾结,会合十多万人马,会攻汉朝的边郡令居县和安故县,包围了枹罕,匈奴趁机出兵五原,杀汉太守,气焰十分嚣张,边关告急。
汉武帝得知后,大怒不已,便在同年十月,下诏征发陇西、天水、安定骑兵以及京都中尉、河南、河内士卒十万人,派遣将军李息与郎中令徐自为率领十万大军征讨羌人。
这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在对羌人的作战中是史无前例的。
强硬的军事行动使得原本结构松散的羌人内部随即发生了分裂,以先零羌为首的一部分羌人归降汉王朝,受到了汉王朝的优礼相待。
而另一部分羌人则在战乱中离开河西、湟中向西迁移游牧。
随后,汉武帝下诏在羌中故地设置“护羌校尉”
,专门负责管理羌人事务。
据《汉书·赵充国传》记载,神爵二年(前59年),汉宣帝让大臣推荐出任护羌校尉的人选,有人推荐辛汤。
赵充国认为辛汤嗜酒任性,不如汤的兄长。
因此汉宣帝任命汤临众出任了护羌校尉。
其后,陇西将门辛氏家族又先后有辛汤、辛通出任护羌校尉之职。
此外,还有王尊、尹岑、窦况等人出任该职。
伴随匈汉战争的发展及匈奴的战败,羌人对汉朝的态度亦发生根本性变化,元封二年(前109年)以后,羌人边患基本平息。
战事结束后,汉武帝便开始在羌人居住的地区设置护羌校尉,持节统领内附汉朝的诸羌部落。
从此,青海东部开始成为我国的行政管理区域。
可是由于整个地区的民族矛盾始终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羌人反叛、起义仍然时有发生;而由于移民引发的对土地的争夺仍是此伏彼起。
由此,羌地动**不断,始终围绕着这两个环节在进行斗争。
这种矛盾,却不是汉武帝雄才伟略所能够予以解决的。
到汉昭帝即位之后,除了河西四郡外,又增设了一个面积辽阔几乎包括西羌分部中心的金城郡,下辖县数一度达到了13个。
这样在西羌地区以护羌校尉为依托的郡县制度终于建立起来了,河西、羌中正式并入汉王朝的版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