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来者何人,去往何处?”
张骞见是一队匈奴骑兵围住了他们,便对为首的施礼道:“我们是过路的商旅,准备到西域去做点生意。”
“做生意的?我倒觉得你们像奸细。”
“我们不是奸细,我们都是商人。”
那为首的细长眼一瞪,高声说:“不管你们是什么人,都得跟我走一趟,去见了我们的长官再说。”
于是张骞及一百多随从全部被带到匈奴的巡逻驻地。
巡逻驻地的匈奴看他们不像一般人,又把他们押到了匈奴单于的帐篷。
巡逻队的匈奴头目把从张骞身上搜到的玺书及汉节交给了单于,单于看了后问道:“你是大汉派到大月氏国的使者?”
面对单于,张骞毫无畏惧之色,他右手持节镇定地说:“大汉使节请匈奴单于让路,我们只要结交友邦,对匈奴并无恶意。”
单于得知张骞欲出使月氏后,对张骞说:“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站在匈奴人的立场,无论如何也不容许汉使通过匈奴人地区,去出使月氏。
就像汉朝不会让匈奴使者穿过汉区,到南方的越国去一样。
于是张骞一行被圈在了几顶帐篷内,周围被匈奴人看管了起来。
匈奴单于为软化、拉拢张骞,打消其出使月氏的念头,进行了种种威逼利诱,单于还把一个匈奴女子赐给张骞为妻,企图用家庭的羁绊把张骞拴住,打消其出使大月氏的念头,使汉朝和大月氏不能联合。
但是,这些始终没有达到目的。
张骞“不辱君命”
“持汉节不失”
,即始终没有忘记汉武帝所交给自己的神圣使命,没有动摇为汉朝通使月氏的意志和决心,在匈奴一直留居了十年之久。
元光六年(前129年),匈奴监视渐有松弛,而张骞心里西去大月氏的想法始终没有消失,相反更强烈起来。
终于有一次,他瞅准了机会,趁匈奴人不备,召集了残存的部众,纵马向西狂奔,终于逃出了匈奴控制区。
尽管张骞一行人不知道大月氏的确切位置,但他始终坚信,只要西行就一定能到达大月氏。
这是一次极为艰苦的行军,大戈壁滩上,飞沙走石,热浪滚滚;葱岭高如屋脊,冰雪皑皑,寒风刺骨。
沿途人烟稀少,水源奇缺。
加之匆匆出逃,物资准备不足。
张骞一行,风餐露宿,备尝艰辛。
干粮吃尽了,就靠善射的堂邑父射杀禽兽聊以充饥。
不少随从或因饥渴倒毙途中,或葬身黄沙、冰窟,献出了生命。
就这样,几十天的奔波之后,他们终于到达了大宛国。
大宛王早就对汉帝国有所闻,从匈奴那边过来的人多次提到遥远东方的神秘国家,那里堆满金银财宝,绸缎布帛多得用不完。
大宛王对这个富庶的国家十分神往,只是由于路途遥远,中间又有匈奴阻隔,没有办法结交。
想不到大汉的使节登上门来,大宛王马上设盛宴款待远方来客。
张骞持汉节行过汉礼之后,恭敬地对大宛王说:“我们是奉大汉皇帝的诏令前往月氏国通好的使者,现在途经贵国,如大王能派人送我们去月氏,将来回到中原,必当上报皇上给以厚礼相谢。”
大宛王一听,要求自己所办的事很容易,且能交好大汉皇帝,便很乐意照办。
为表示诚意,他还派一名能说月氏话的人给张骞做翻译。
张骞辞别了大宛王,顺利地进入康居境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