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本来这是人家的私人宴会,爱请谁不请谁,全凭个人交情,今天你不请我,大不了老死不相往来。
但黄六鸿觉得是奇耻大辱,无法释怀,当他听说赵执信也参加了宴会时,不由得更加妒火中烧。
黄六鸿刚到京城时,曾极力想巴结赵执信,不料碰了一鼻子灰,因此怀恨在心。
此时此刻,新仇旧恨一起涌上心头,这位黄大人再也睡不着了,心想无论如何要出这口怨气。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尤其是在文字狱盛行的年代。
黄六鸿混迹官场多年,显然深谙此道,但他苦思冥想了半夜,却找不出半点破绽,连皇帝都听过的戏,能有什么政治问题呢?他并不死心,忽然想到,在演出这天,皇后的丧礼尚未结束。
清朝规定,国丧百日之内,朝廷官员不得参加任何娱乐活动,洪升等人无意中犯了大忌,竟然毫不知情!
黄六鸿长长地伸了个懒腰,得意地笑了。
黄六鸿据此上奏,弹劾洪升、赵执信等人,请求按律治罪。
康熙皇帝震怒,当即下令刑部严办,演员全部关入大牢,凡是当日参与听戏的官员,一律开除公职。
洪升被太学除名,革去候选县丞,逐回原籍,从此一蹶不振,郁郁而终。
最令人惋惜的当属赵执信,18岁中进士,少年登科,不料年仅28岁便遭此横祸,前程尽毁。
诗人查嗣琏因参与听戏,被革去国子监生,从此改名查慎行。
由于此案牵连甚广,震惊朝野,据清人笔记《郎潜纪闻》记载,“士大夫及诸生除名者几五十人”
。
“可怜一曲《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
人们既为洪升等人惋惜,又对小人行径深感痛恨。
可笑的是,黄六鸿本人似乎也感到心虚,在呈给皇帝的弹章中,末尾特意写道:“臣在礼言礼,于诸人宿无嫌怨。”
此地无银三百两,小人之心昭然若揭。
也许洪升明知黄六鸿是个奸诈小人,所以才对他敬而远之,我惹不起,还躲不起吗?似乎有道理,可是这场弥天大祸,恰恰就是“躲”
出来的。
宁可得罪君子,千万别得罪小人。
倘若洪升能想得更周全一些,处理得更成熟一点,如果黄六鸿在受邀之列,还会“在礼言礼”
吗?总不至于把自己也搭进去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