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时间一晃而过,车轱辘碾过最后一道土坎,吱呀作响的驴车驶入了小汤山镇的地界。
二人在昌平大大小小的村落间穿梭了足足半个多月,那身货郎的粗布棉袍子早己蒙上了一层灰垢,与他小本子上密密麻麻的字迹相映成趣。
密密麻麻记满了各种问题:土地划分的纠纷、烈属抚恤的未展开、基层干部简单粗暴的工作作风、村民对土改政策的误解与恐慌、乃至新货币的未普及,
以及普遍存在的贫困与生产落后……能现场解决的,他立刻拍板处理;需要带回县里研究的,也会重点标记。
但最让他忧心的,是那些“行为主义”
——许多基层干部和部分村民,解决问题、判断是非,靠的不是深入调查的精神,而是固有的偏见、陈旧的观念甚至私人的恩怨。
这些烙印,并非刀枪,却比刀枪更顽固。
它们深植于一些干部的思维里,让他们解决问题靠的是“向来如此”
的惯性,划成分凭的是“看着像”
的偏见,甚至掺杂着私怨旧隙。
就像李家坳墙上的标语,像对王有德成分的武断划分。
“吁——”
赵鹏轻喝一声,勒住缰绳。
小汤山镇,此行的终点,陈朝阳知道这个地方。
后世,这里将以“温泉之乡”
名动京华,是疗养休闲的胜地。
但此刻,初春的小汤山镇,展现在他眼前的景象,与“著名”
二字毫不沾边,只有战乱后的凋敝与一种被埋没的潜能。
破败,是它的底色。
低矮的土坯房参差排列,不少墙皮剥落,露出里面粗糙的草筋。
几条所谓的“街”
,不过是略宽的泥路,被牲口蹄印和车轮反复碾压,雨后积着浑浊的水洼,散发着潮湿的土腥气。
几间门脸稍大的铺子——杂货铺、铁匠炉、一个门帘油腻的小饭馆——也门可罗雀,掌柜的倚着门框打盹,一派萧索。
镇子不大,一眼能望到头,空气中弥漫的不是繁华,而是战乱后尚未喘匀的气息。
但一种独特的气味,若有似无地钻入鼻腔,带着一丝矿物质特有的、类似硫磺的微涩感。
“走,看看去。”
他招呼赵鹏,循着气味和偶尔担着木桶走过的村民指引,向镇子边缘走去。
几处露天的泉眼很快出现在眼前。
汩汩的热水从地底涌出,在初春的寒气里蒸腾起浓白的雾气。
泉水浑浊,呈现出一种奇异的乳白色或黄绿色,水面漂浮着矿物质凝结成的、油脂般的浮垢。
几块歪斜的石头或几片破烂的木板潦草地围在泉眼边,算是唯一的“设施”
。
几个衣衫褴褛的村民正用木桶、陶罐吃力地汲水。
不远处,搭着几个西面漏风的草棚子,里面人影晃动,隐约传来压抑的呻吟和舒服的喟叹——那是本地人花几个铜板就能泡个澡的“天堂”
。
稍好点的,是两间土坯垒的、顶上盖着茅草的“澡堂子”
,门口挂着辨不出颜色的破布帘,进出的人也都缩着脖子。
陈朝阳蹲下身,伸手探向一处泉眼边缘流动的热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