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起初大家都很惊讶——很少有侦查员会对技术细节如此感兴趣。
“王姐,能给我讲讲声纹识别的基本原理吗?“”
我看到书上说每个人的声音特征都是独特的,但ai又能模仿得那么像,这不是矛盾吗?”
秦风在一次午休时间找到王媛,真诚地求教。
王媛先是一愣,随即热情地解答起来:“这不矛盾。
“”
声纹识别是基于多个特征参数的综合判断,而ai模仿只需要抓住最显着的那些特征就能骗过人耳”
她拿起笔在白板上画起了示意图,详细解释着声波频率、振幅、谐波等概念。
这样的场景逐渐成为常态。
技术组的同事们发现,秦风是真的在认真学习,而不是一时兴起。
他问题提得越来越精准,甚至开始能够参与一些技术讨论。
“秦队,你最近进步神速啊!”
一次技术讨论会上,王媛惊讶地说,“上周还在问什么是api接口,今天已经能讨论数据包截获的技术细节了。”
秦风笑笑:“都是老师们教得好。”
他的话引来一阵笑声。
一个月后的专案总结会上,秦风的表现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在讨论利用技术手段预防类似犯罪时,他不仅从侦查角度提出建议,还从技术层面分析了可行性。
“基于本案的特征,我认为可以在通讯运营商层面设置预警机制。”
秦风在会上发言,“当检测到同一号码在短时间内频繁拨打不同电话号码,且通话模式符合诈骗特征时,系统自动预警。”
技术组的一位工程师点头道:“从技术上讲确实可行,我们可以设计一个算法来识别这种模式。”
张局满意地看着秦风:“很好,这就是跨学科思维。
“”
警察懂技术,技术人懂侦查,这样才能应对未来的犯罪挑战。”
会议结束后,秦风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窗外。
他的视野似乎变得更加开阔,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刑侦思维模式。
科技与法律,安全与隐私,创新与监管这些看似遥远的概念,如今在他脑中形成了有机的联系。
笔记本上已经记满了各种技术概念和思考。
虽然还有很多不懂的地方,但他已经能够与技术专家进行有效沟通,能够理解案件背后的技术原理,能够提出有针对性的侦查建议。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
秦风收拾好东西,准备下班。
经过技术组办公室时,看到里面依然灯火通明,技术人员还在为新的案件忙碌着。
他微微一笑。
江城秋夜的寒意已经浓得化不开了。
晚上十点四十七分,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办公室的灯光还亮着。
秦风揉了揉发酸的眼睛,将手中那份盗窃案的结案报告签上名字,整齐地放进已处理文件筐里。
他起身伸展了一下僵硬的腰背,关节发出轻微的脆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