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在与“夜冥”
的对话中,秦风逐渐摸清了对方的思维模式和心理特征。
这个自称“夜冥”
的用户对现代社会的虚伪极度厌恶,对孤独和雨夜有着近乎偏执的迷恋,言语中透露出一种将自己视为“觉醒者”
或“清道夫”
的优越感。
在一次深夜对话中,“夜冥”
写道:夜冥:大多数人活在表象中,满足于肤浅的联系和虚伪的社交。
他们不敢直面生命的本质,不敢承认内心的孤独与黑暗。
只有少数人敢于凝视深渊,并在其中找到真实。
秦风回应:墨痕:凝视深渊的人,也可能被深渊吞噬。
夜冥:或者与深渊合一。
净化常常需要牺牲,真正的美往往诞生于破碎之中。
这段话让监控对话的犯罪心理专家李教授立即标记为“高危言论”
,与凶手可能具备的作案动机高度吻合。
第四天晚上,转折点终于到来。
在经过一番关于“真实与虚假”
的讨论后,“夜冥”
突然问道:夜冥:你这些见解很有趣,不像大多数人那样肤浅。
我想我们可能有更多共同话题。
你愿意进行更深入的交流吗?或许不仅可以线上,还可以在某个月夜,找个安静的地方,分享彼此对这个世界独到的见解。
技术科内顿时紧张起来。
这是对方首次直接提出线下见面的暗示。
在心理组指导下,秦风没有立即答应,而是适度表现出警惕:墨痕:线上交流不是已经很好吗?现实中见面总是有风险。
“夜冥”
的回应带着一丝嘲讽:夜冥:你也害怕真实吗?还是害怕面对自己的孤独?有时候,只有直面恐惧,才能找到真正的解脱和理解。
我可以保证,我会是你想象中的样子,甚至更真实。
这段对话后,张铁林立即召集专案组核心成员开会。
“他认为秦风的虚拟身份符合他的目标特征,正在试探是否适合发展为下一个受害者。”
李教授分析道,“这是他选择受害者的模式——先在线上建立联系,评估目标的脆弱性和孤独感,然后决定是否下手。”
会议决定利用这次机会布局抓捕。
“但要极度小心。”
张铁林强调,“对方极其谨慎,任何异常都可能让他消失。
见面地点必须选择我们能完全控制的公共场所,时间要在他习惯活动的晚间但不要太晚,周围要布置足够便衣警力。”
经过周密计划,秦风在第二天晚上回复了“夜冥”
:墨痕:我想你说得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