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口径中包括豆和薯),2011年达到5250万吨。
仅此一项,我国的粮食自给率就降到了90%左右,这还不算同期进口的植物油的数量。
这当然不是说,粮食进口量达到90%就一定不安全了,事实上,很多学者一直认为,保持自给率95%的目标既没有必要,又要花费高昂成本,因此,适当降低到90%左右是可能的。
但正如《安全》第四章所谈到的,考虑粮食进口问题,不仅要计算进口数量,还要计算这些数量要是由国内生产,应该投入的耕地面积。
按照这个思路,我们计算出2011年净进口的种植业产品需耕地6.35亿亩,按播种面积23.5亿亩计算,2011年净进口的种植业产品需要27%的播种面积来种植,这和《安全》一书所计算的实际自给率是基本一致的。
种植业产品当然不仅仅是粮食,但主要是大豆和棉花,并且所有种植业产品都是和粮食争地的。
这样问题就相当严重了。
另外,从2012年第一季度农产品进出口的情况看,谷物的净进口数量比上年同期大大增加,2012年主粮的净进口的格局已经形成。
从长期看,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因素很多。
一是我国尚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城镇化的任务远没有完成,这就意味着耕地面积减少的趋势仍然不可逆转。
但就人均耕地面积看,2003年人均耕地面积1.43亩,2005年1.4亩,2007年1.39亩,这几年耕地减少的数字没有公布,但肯定不容乐观。
二是淡水资源匮乏的矛盾日益突出。
我国是世界上13个最贫水国之一,农业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全国灌溉面积中有13是中低产田。
三是农业自然灾害的影响趋于频繁。
近年来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总体有利,但每年总有这样那样的自然灾害,每年因灾害造成的粮食减产损失都在250亿公斤左右。
四是由于农资价格上行,粮食生产成本上升的压力很大,不断压缩粮食生产的利润空间。
五是农产品国际竞争的压力加大。
在国际市场上,我国的国产大豆已经失去了价格上的竞争力;稻谷的公斤成本低于美国,但高于东南亚国家,导致近年来从越南等国走私进口的大米不断增加。
六是市场需求刚性增长不可逆转。
一个近14亿人口的大国,不仅对粮食的需求总量大,每年由于人口增加、收入增加和城镇化导致的净需求也在持续增长。
七是产后损失较大。
每年由于加工、储存的原因导致产后损失高达500亿斤,占总产量的4%以上,相当于1.5亿人的口粮。
在上述因素中,有的可以通过技术进步等方面的努力加以解决,大部分则是短期内无法解决,甚至根本不可能解决的。
因此,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是悬在我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是“国家级难题”
。
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布朗之问”
,粮食问题一度成为学术界研究的最热点问题,并且持续了相当长时间。
近年来,这股“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