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我们用行动践行着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誓言。
2015年2月初新春佳节前夕,缅甸地方武装势力若开军和缅甸政府军交火,战火威胁着祖国的西南边陲。
当时,我们连7名执勤分队官兵背上行囊、拿起钢枪,义无反顾地奔赴边境一线执勤。
他们不惧炮击危险,直面战火考验,只为守护身后的万家灯火和百姓平安。
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军人的担当,什么是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
,!
有人说,边防部队特别艰苦,人们往往首先想到西藏边防的恶劣环境。
其实,每个边防单位都面临着各自的困难与挑战。
而我们就是一支顽强有力、不畏艰苦的连队。
我们有2166高地执勤点和117号界桩防控点。
2019年8月28日,我连一个排进驻2166高地,与缅军毗邻驻防,严密监视缅彭双方军事动向。
2166高地被称为云南边防最艰苦的哨所,这里信号极差,住的是板房,用电靠发电机,用水要去远处拉,洗澡成了一种奢望,还得不定期上山砍柴,寒冷的夜岗需要生火取暖。
巡逻路上,各种蛇虫出没,但我们从未退缩。
网上有一条评论:“当兵就要去最艰苦的地方当兵,执勤就要去最艰苦的地方执勤。”
我是一名二期士官,我就在2166高地,站在祖国的边境线上,看着五星红旗高高飘扬,我感到无比自豪。
在117号界桩防控点,官兵们同样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面对境外疫情失控、国内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连队听从命令,前推至112号界桩疫情防控点。
9名官兵日夜坚守,累计排查过往车辆1923余台次,过往人员2968余人次,确保了防区疫情零感染。
无论天气多么恶劣,他们始终穿着防护服,坚守岗位。
这些新兵平均年龄只有20岁,他们年轻的肩膀扛起了保家卫国的使命,他们用行动证明,穿上这身迷彩,就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难、不怕险、不怕痛、不怕死。
记得和妈妈通电话时,她关切地问我:“在那边苦不苦啊,是不是很累,吃得怎么样,想不想妈妈做的菜,晚上站岗冷不冷啊,想不想妈妈?”
我知道妈妈的牵挂和担忧,可当妈妈停顿许久,最后只说:“儿子,妈妈想……妈妈在家还好,别担心!”
其实,我特别想说:“妈,儿子想你了!”
但我更知道,我肩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我不能退缩,不能辜负祖国和人民的期望。
战友们,我们是祖国的边防战士,我们的忠诚与奉献,铸就了祖国的安宁与和平。
让我们以忠诚为笔,以热血为墨,在祖国的边防线上绘就壮丽的篇章!
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强军梦、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谢谢大家!
演讲台上,作为老兵杨文鹏的声音带着岁月的沧桑,在空旷的营地中回荡。
他缓缓讲述着那些战火纷飞的日子,每一个字都像一颗沉重的子弹,击中了台下每一位战友的心。
阳光洒在战友们身上,勾勒出他们坚毅的轮廓,可此刻,这些铁打的汉子们,眼眶却渐渐泛红。
有的战友紧咬着下唇,努力压抑着情绪,喉结不时上下滚动;有的战友别过头去,不想让人看到自己眼中泛起的泪花;还有的战友,双手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角,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我也在队列之中,目光紧紧地盯着演讲台,老兵描述的画面如电影般在我脑海中不断放映。
想起初入部队时的懵懂,到如今经历的种种艰难任务,那些和战友们并肩作战、相互扶持的场景一一浮现。
曾经在一次边境巡逻时,我们遭遇了恶劣的天气,狂风裹挟着暴雪,几乎让我们迷失方向,是战友们手挽手,互相鼓励,才艰难地完成了任务。
听着班副的讲述,我的鼻子一酸,泪水不受控制地涌出。
眼前的景象渐渐模糊,可班副那坚定的声音,依旧清晰地传入耳中。
此刻,我深刻地感受到,我们所肩负的使命是如此沉重,而战友之间的情谊,是如此珍贵。
:()牧羊人:活着再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