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周末的下午15:30,炽热的阳光穿透云层,在营房里投下斑驳光影。
阿江坐在bunk床上,跷着二郎腿,手中的战术匕首有一下没一下地削着铅笔,《军事地形学》摊在膝头,书页间还夹着母亲寄来的竹叶青茶包,淡淡的茶香在空气中飘散。
突然,手机爆响的《强军战歌》打破了这份宁静,阿江被惊得差点摔了钢笔。
他手忙脚乱地去抓手机,起身时作训服下摆扫落了桌上的子弹模型,那是父亲参加自卫反击战时的战利品,承载着老一辈军人的荣耀。
“妈!
看见新闻没?我们连出了两个一等功臣”
阿江兴奋的笑声还没落下,视频通话里母亲满是泪痕的脸让他瞬间愣住。
他攥紧手机,下意识地往后退了半步,铁架床被撞得吱呀作响。
整个六班宿舍瞬间安静下来,七双眼睛都看向阿江颤抖的指节。
“儿啊,”
母亲带着哭腔,声音里满是长江水般的呜咽,“上次寄的腊肉收到没?你爸说”
话还没说完,就被压抑的抽泣打断。
阿江望着屏幕里母亲鬓角新添的白发,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上周收到的包裹,油渍浸透的牛皮纸上写着“昆明军区联勤部转”
,当时自己正忙着战术考核,包裹就一直被搁置在储物柜顶,未曾打开。
与此同时,我的作训服口袋震动起来,是叔叔发来的语音。
这位参加过两山轮战的老侦察兵,声音就像生锈的枪栓,沙哑又低沉:“看到新闻了。”
背景音里,老挂钟的滴答声清晰可闻,那是他在麻栗坡烈士陵园守了三十年的哨所里的声音。
“记住,子弹不长眼,但军人的血性要长在骨头上。”
我轻轻摸着领口磨白的姓名牌,上面歪歪扭扭的“张鱼”
二字仿佛带着温度,刺着我的指尖。
那个总把“后勤兵的针线活比侦察兵的枪法更重要”
挂在嘴边的上士,如今正静静躺在烈士陵园第七排第三座墓碑下,碑顶的红星在照片里闪烁着微弱的光,像是他从未熄灭的信念。
突然,走廊里传来95式步枪磕在墙上的脆响,紧接着值班员撕裂空气的吼叫传来:“牧羊人突击组!
二级战斗准备!”
我迅速抓起保养到一半的步枪,弹匣里还剩三滴防锈油,在阳光下像琥珀色的泪。
宿舍里八个人同时弹起,作训服纽扣碰撞发出一连串急促的声响。
混乱中,我瞥见邓班长战术腰带上的旧军号,铜制号身缠着止血带,那是张鱼牺牲时用过的止血带,上面浸透的血迹已经发黑,记录着那场惨烈战斗的残酷。
车场的水泥地蒸腾着滚滚热浪,连长的钢盔反射着冷冽的光。
他左手战术手套缠着黑纱,布料上绣着经纬度,那是张鱼最后定位的坐标,每一道线都像是刻在连长心上的伤疤。
“弟兄们!”
连长猛地扯开作训服,露出心口狰狞的弹痕,那道弹痕像条扭曲的蜈蚣,诉说着三年前缉毒时的生死瞬间,“金三角的杂种带着81-1和rpg,越境500米!”
他愤怒地甩开刀疤脸毒贩的照片,南疆的热风裹挟着照片,掠过邓班长臂章上“牧羊人突击组”
的褪色绣纹,仿佛在唤醒那段热血的回忆。
作战沙盘散发着幽幽的绿光,映照着每个人严肃的脸。
邓班长拿着战术指北针,手指划过边境线,声音冷静而果断:“指挥组:连长、副连、我、鹏哥。
突击组:香客、阿江,负责左翼迂回。
火力组:谢老板、杰哥,占领3号高地。
狙击组:傣鬼、黄导,你们在无名山南坡建立观察点。”
傣鬼,本名岩香罕,正专注地给88式狙击步枪安装消音器,月光色的缠头布映衬着枪管的冷芒。
他突然把军号塞进我手里,号嘴还带着体温:“观察员,这次换你给我报风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