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如果对方有所掩饰,那这种掩饰在初见之时,就会明明白白地映现在观察者胸中的明镜上而容易觉察出来。
但是,见面的次数一多,就容易被种种缘故或别人的反应或建议所困扰,以致考虑过多,反而造成判断上的失误。
孟子说过:“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
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
这是孟子一派的人物观察法。
也就是根据人的眼睛来鉴别一个人的好坏。
心术不正的人,其眼神阴暗不明;心术正的人,其眼神清澈而明亮。
用这种方法来判断一个人,也是相当准确的。
只要仔细观察一个人的眼睛,大抵就能判断这个人的善恶正邪。
《论语》上有:“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
(《论语·为政》)佐藤一斋先生的以第一印象看人的观察法和孟子的观人眼神观察法,都是简易、快速识别他人的方法,能够大体上正确地判断一个人而不致有太大的失误。
但要真正地了解一个人,上面所说的两种简易、快速的方法尚显不足。
必须根据上面所举的《论语·为政》上的话,从视、观、察三个方面来识别一个人,此乃孔夫子之遗训。
视和观,都属于看。
不过,视是单凭肉眼看其外形,而观则更进一步,不仅看外表,还要看其内在;不仅要用肉眼看,还要用心去看。
也就是说,孔子在《论语》中所教导的人物观察法,首先是看一个人表现在外的行为,以此来判断其善恶正邪,进而由此观察他的行为动机,然后再进一步观察他的安心所在,生活追求是什么,这样,必能明了此人的真实人品,即使他想隐藏也隐藏不了。
其实,无论一个人外部的行为表现如何正直,假如其心术不正,就决不能说他是一个正直的人。
因他有时可能是不敢为恶。
又假如一个人所呈现的行为端正,心术也纯正,但如果其追求的只是饱食暖衣逸居,那他则容易陷入**之中而意外地做出坏事。
所以,行为、动机和追求三者不能全部端正,就很难说这个人完完全全、自始至终是一个正直的人。
等待时机的诀窍
世上之人,尤其是在青年时代,就存在着回避竞争的劣根性,那这种人最终是无法求得进步,也不可能发达的。
谁都知道,社会的发展有赖于竞争。
因此,不躲避强力的对手而与之竞争,同时耐心等待时机的到来,是人生处世不可或缺的两个必要条件。
我到现在,在面对竞争时仍是决不回避,勇敢地去争取。
不过,以我半生以上的长期经验,我稍微领悟到,人生在世,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当某一件事情已经有因,而将产生某种结果时,突然节外生枝,转变因果之势,接着任你怎么去争取,在一定时机到来之前,以人力终究无法扭转其形势。
所以,人生处世要能够观察形势,耐心等待时机的到来,这点务必切记在心。
但如有人硬要歪曲真理,则必须挺身与他力争到底。
所以,我想奉劝青年子弟们,一面要积极争取,一面要耐心等待时机的到来,不能急躁。
我对日本今日的现状,并不是没有想要极力去争取而改变的念头。
我认为今天的日本最令人遗憾的还不仅仅是官尊民卑而已。
为官者无论做出多么不妥当的事,结果大都不了了之。
虽然偶尔因社会上非议太甚而移送法办或免职处分,但与为官者犯案数相比,只不过是九牛一毛,沧海一粟而已。
总之,为官者的为非作歹只要不超过一定程度,是被默许的。
这样说并不过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