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论德,他们不亚于文武;论名,其名声也很高。
因此,以富贵为标准来判断人生的价值时,孔子的确是劣等生。
然而,孔子本身真认为自己是劣等生吗?如果文王、武王、周公、孔子都很安分守己而终其一生,以富作为人的真正价值标准,那么把孔子判断为人生的劣等生,显然是不正确的评价标准。
由此可知,要评价一个人是非常困难的,如果不仔细观察他的行为对世道人心究竟产生何等效果,我们就不能评价一个人的价值。
容易被误解的气魄
谈起“元气是何物”
,要具体来说明,的确非常困难。
从中文的字义上说,我认为“元气”
二字应相当于孟子所说的“浩然正气”
吧。
世人常说青年的元气如何如何,好像只有青年人才有元气。
其实元气并非年轻人的专有名词,老年人也应该有元气才好。
进一步说,元气是男女所共有的。
关于浩然之气,孟子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此“至大至刚,以直养”
之语十分有趣,世人常有“没有元气了”
、“鼓足元气吧”
等说法,但在不同的情况下会有不同的用法,如:酩酊大醉时在途中大声吼叫,就说他元气好。
反之,默不作声就说他元气不好。
但是,像那种酒醉后在路上叫闹直到被警察捕捉才知道惶恐的元气是不值得夸耀的。
如果把与人发生争执,明明是自己的错误,却强词夺理,也称有“元气”
,那就大错特错了。
以上这些都误解了元气的本义。
其实品格高尚,也是元气之一。
我们时常提倡的独立自尊,此自尊有时也可称之为“元气”
。
如果人们能够在自助、自守、自治、自力更生等方面独立又能达到同样重要的自尊那就太好了。
不过,自治或自力更生,需要付出一定的劳动才行,因为自尊这字眼稍有误解就会被解释为骄傲或是不合常理。
譬如同过一条道路,如能稍作避让,就能顺利到达,但一方因自尊而不让,最终会发生汽车碰撞这种严重的事故。
这样的自尊不是元气。
孟子所谓的“至大至刚,以直养”
,是极其壮大、非常刚强的,因此要“以直养”
就是要以正当的道理,即至诚加以培养,以使元气能永远继续下去。
如果只是出于一时饮酒而来的元气,到次日就会消散,像这样的元气是不可取的。
只有诚正之心培养的元气,才能“塞于天地之间”
,这才是真正的元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