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但是,现代青年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全乱了,师生之间缺乏美好的情谊,这情形令人寒心至极。
现代的青年根本不尊敬自己的老师,学校的学生把老师看成说相声的或讲古师,不然就说他们课讲得不好,解释拙劣等等,这些行为对学生来说是不应有的。
这种现象的发生从一方面来看,也许缘于学科制度的古今不同,学生要接触很多老师,以至造成师生关系的大乱。
同时,老师对学生也有不爱护的,甚而讨厌的。
要言之,青年必须接近良师以陶冶自己的品性。
昔日的学问和现代的学问相比较,过去比较专注于精神的学问,而现在则偏重知识的教学。
过去所读的书籍多谈论精神修养,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照书本去实践,不管修身齐家,还是治国平天下,都是教导人伦之大义。
《论语·学而》中记载:“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还记载:“事君,能致其身。”
讲述的是忠孝思想,且详述仁义礼智信的教训,以唤起同情心、廉耻心。
同时,又教导学生重视礼节,重视勤俭的生活。
所以,过去的青年总是能修养其身,自然就能以天下国家大事为念,养成朴实,重视廉耻,以信义为贵的习气。
与此相反,现代的教育重智育,自小学时代就开始修习多门学科,至中学、大学,更是只求知识的累积,忽视了精神的修养,所以,今日青年们的品质就成了可忧之事。
总的说来,现代青年的求学目的就有偏差。
孔子说过:“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这话依然适用于今日。
今日的青年只是为学问而去做学问,一开始并没有树立明确的目标,只是漠然地做学问。
结果他们进入社会,往往还发出“我为什么而学”
这样的疑问。
另一方面,由于有这样一种只要好好求学,不管是谁都能成为伟人的观念存在,因而不顾自己的境遇与生活形态,只一味去求与自己不相应的学问,结果常常会导致后悔。
所以,青年应该考虑到自己资力,小学毕业之后,就要进入各种专门的教育中,学习对自己有用的技术。
如果想接受高等教育,在中学就要先选定一个明确的目的,明白自己将来究竟干什么。
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虚荣心而误解了修学的道理,这样做不仅误了青年自身,还会招来国家全体元气的衰退。
伟人和他的母亲
对于妇女,是应该像封建社会那样不施以教育,使她们做愚民呢,还是施以相当的教育,教给她们修身齐家之道呢?这个问题是不容争辩的,教育即便对女子来说,也绝不能马虎草率。
关于这一点,我认为有必要从妇女的天职——养育子女这个问题谈起。
一般说来,妇女和她的子女之间有着一些特殊的关系,根据统计资料显示:大部分善良的妇女能生出善良的子女,大部分受过良好教育的妇女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像中国孟子的母亲、美国总统华盛顿的母亲,就是最贴切的例子;在我国,楠木正行的母亲、中江藤树之母,都是大家认为的贤母。
总而言之,优秀的人才在其家中有一位贤明的母亲抚育的例子很多。
可见,伟人的诞生、贤哲的出世,在很多方面都缘于妇德,这并不是我一人说了算的,这是大家公认的。
因此,教育妇女,启发她们的智能,培养她们的妇德,绝不是只有妇女一人受教育,而是间接地培养善良国民的因素,因此一定要让女子受到教育,而且还要相当重视。
然而,女子教育要受到重视的原因还不止上面的几点,我还要进一步说明女子教育的其他理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