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保尔逊之说到底是不是一种真理?我实在难以理解,但是与其赞成弥亚赫得的学说,认为心智善良,行为就必定善良,还不如认为“把内心的志向与外表的行为两相比较考量之后,才来论定其善恶”
较为正确。
我经常接见一些客人,把回答他们的问题当做一种义务,很亲切地接待他们,这与受人请求后不得不帮忙,半推半就地做了,虽同属一件事情,但其心智与动机却大不相同。
同样道理,有时虽然心智相同,但因时间与地点不同,行为也迥然不同。
就好像土地有肥沃的也有贫瘠的,气候有寒冷的也有温暖的一样,人的思想感情也有不同的时期,所以虽然我一直以同一志向处事,但因对象情况不同,我们的行为和结果也大不一样。
因此,在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善还是恶之前,我们一定要先非常仔细地考量他的心智与行为的分量与性质。
人生在于努力
大正二年,我已经七十四岁了。
这几年,我一直采取尽量避开杂务的方针,可是,也不能完全闲散下来,我还得照料自己一手创办的银行,所以,虽然上了年纪,仍然照常在活动。
人工作不分年老年少,失去了努力奋斗的进取心思,这个人就不会发达。
同样,一个国家如果充满这样不思进取的国民,这个国家当然也不会繁荣昌盛。
我一生兢兢业业,自勉自励,做事尽忠职守,一点都不敢懈怠。
每天早晨都在七点以前起来,尽量接见来访客人,不管一天来多少人,只要有时间,一律接见。
我这样一个已过七十的老人,尚且不敢有懒散怠惰之心,希望年轻人能够更加谨慎,长思长进。
因为惰性会蔓延,开始就懒散怠惰就会一直懒惰下去,最后也决不会有好结果。
坐着做事情比站着做舒服,但坐的时间长了,膝盖会痛;躺下来做事情更舒服,但躺的时间长了会腰酸背痛。
怠惰的结果终究是怠惰,时间长了,不但一无所得,而且会加速落后,不进反退。
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养成勤奋努力的好习惯。
人们常说必须增长智力了,或必须了解时势了。
诚然,这些都是很必要的事情,但要想加大对时势的认识,正确对事物作出选择,你必须先增长智力;不学习知识,却想增长学问是不能如愿的。
即使这样做了,智力达到了一百,但如果不能够灵活运用,那么有再多的知识也都是死的。
要想灵活运用智力,应先学习实践,努力推行。
如果只是一时兴致所为,也没什么用处,一定要持续不断地坚持,做到终生学习,才会有结果。
一般上进心强的国家,国力会越来越雄厚。
与此相反,懈怠心盛的国家,其国力会越来越衰弱。
现在,我们的邻国中国,就是一个不求上进的好例子[此话说于1913年,指晚清——编者注]。
所以,每一个人都要认真学习,使得各乡各镇之间,全民上下都能享有美风的熏陶,好使国家能在其美风之下,同享造化。
如果各国都能认真学习,那么,个人的努力,不只是为自己一个人的幸福而已,他是在带给一乡、一国,甚至整个天下更大的福利。
所以每一个人都要拥有一颗努力、上进的心,这实在是太重要了。
人生在世,一个人要想成功,智慧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即要想成功一定要先有学问。
但认为只要有学问就能马上成功又是对成功的极大误解。
《论语》中有个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
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这个意思是说,只逞口舌善辩,不实践道理是不对的。
我很赞同子路的话:不要以为只在书桌上读书才是真正的学问。
总而言之,“凡事决胜于平常如何作为”
。
我们用医生与病人的关系来举例说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