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这种现象,我们坚决不允许继续放任下去。
面对这种社会状态,首先一定要有好的措施。
当今迷信风十分盛行,有许多人因迷信而倾家**产、田园尽失。
宗教家如果不起而力挽狂澜,这种趋势只会更为强盛。
西方人说:“信念强,不需要道德。”
对民众要灌输这种信念,必须保持其信念。
有人认为,商业的目的在于利己,只要对自己有利就好,连累或损害他人都不关我的事。
持有这种想法的人也不少。
因此,有人说,谋利与道德是两回事。
这是不对的,这种旧想法不适用于现在。
明治维新之前,社会上流人士,应该叫做士大夫,与求利是不发生关系的,只有人格低下的人才与之有关,以后这种风习浪潮虽经改正,但仍有部分还在苟延残喘。
孟子也认为谋利与仁义道德应相结合,但其后的学者却将二者分离了。
结果是,“行仁义者与富贵无缘,富贵者不行仁义”
。
商人被称为奸商,加以鄙视,不能与士为伍,商人也日趋卑下,专以赚钱为目标,最终变成唯利是图之辈。
因此,致使日本的经济发展滞后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
今天,这种风气虽然日渐消亡,但仍未尽除。
我希望人们把谋利与仁义之道统一起来,用《论语》与算盘予以指导。
肃清歪风是急务
商人也好,工人也罢,都得掌握一定的知识,或者是地理,或者是物品、品种,或是商业历史,这都是繁荣商业所必需的知识。
总之,凡可以促使商业繁荣必需的知识,我们都能选用全世界的精华来吸取。
当然主要还是在实业教育方面,甚至可以说,我们把道德教育搁在一边,全不顾及。
因此,企图使自己财富增殖的人也陆续有所增加,有人侥幸暴发,变成大富。
在此刺激及**之下,谁都想发财,于是,富者越富,贫者也以致富为目标,结果是仁义道德被当做旧世纪的遗物,不屑一顾。
或者说,根本不知仁义道德为何物,只知利用知识汲汲乎增殖自己的财富而已。
如此社会自然会陷入腐败、混浊,甚至堕落混乱,这是一点也不足为奇的!
在此趋势之下,仁人志士也不得不高喊肃清歪风的口号。
那么如何肃清呢?肃清一事是极为棘手的问题,如果返旧复古,只要掌握政权的人能重道义,又尽可能地限制从事生产谋利之人,只许商人活动于小范围之内,说不定可以减少这些弊端。
可是这样做,将会阻碍国家的进步。
为了增进财富,拥护财富,创造没有罪恶相随的神圣之富,必须坚决保持一个大家应遵守的仁义道德。
因为厌恶男女行为流于过度的猥亵,结果连自然的情爱也要加以断绝的话,这不但不合人情,最终必然违背天理人情。
面对实业界的腐败堕落也一样,仅仅竭尽其力地对之加以攻击,这不是适当的肃清办法,反而会因之丧失了国家的元气,耗损国家的财富。
仁义道德与生产谋利绝不矛盾,明白了这一基本原理,才不会失去仁义道德的立场。
假使能够依着这些道理从事,我相信大家不会陷入腐败堕落之地,这对国家或是个人,都能增进财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