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至于说修养会使人成为伪君子,陷于卑屈,这种修养是错误的修养,不是我日常提倡的正当的修养。
人要保持天真烂漫的自然天性才好,我也最为赞同,可是人的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的发作,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可能毫无阻碍,就是圣人君子也只求有所节制即可。
所以我断言,那种认为修养会使人卑屈,会伤害人性的自然的说法,是极大的错误。
其次,说修养使人卑屈,我认为那是他们忽视了礼节上要敬重虔诚所造成的妄说。
一般而论,孝悌忠信、仁义道德得自日常的修养,人若愚昧、卑屈,绝不能达到圣人君子的境地。
《大学》中的“致知格物”
,王阳明的“致良知”
也是修养。
修养并不像捏造泥偶,它会增长人的良知,发扬人的灵性。
修养累积愈深厚,其人处事接物,就会善恶分明,面临取舍抉择之时也才不会犹豫不决,而且还能从善如流。
因此,要增长智慧,修养是不可或缺的。
在重视修养的同时不轻视知识,只是,现在的教育过于偏重知识,缺乏精神的磨炼。
为了弥补这个缺陷,我们更要加强修养。
如上面所说,以为修养与知识不相容,是大错特错的。
总之,修养的含义非常广泛,是提升精神、知识、身体、品行各方面的磨炼,不但青年须有修养,老人也要有修养。
只有这样不息地修养,才能到达圣人的境域。
人格的修养法
在世界诸强国中,都有其宗教和道德律的树立。
反观日本帝国,却依然处于思想道德的混沌时代,身为一个日本国民,我真是惭愧啊!
试看现在的社会现象:人们往往走在利己主义的前端,为了利,似乎什么事都可以忍。
更有一种倾向,即与如何使国家富强相比,把追求自己的富裕放在首位。
富足原本就是极重要的事,人没有必要效法颜回,以“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不改其乐”
作为生活上的指导方针。
孔子说:“贤哉,回也!”
此褒扬颜渊安于清贫的话,里面包含着“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的意义。
是在说富贵未必是坏事,我们无须加以贬谪。
但如果人人仅以个人一身富裕为足,将国家社会的福利置之度外,视若无睹的话,那就令人感慨万分了。
说到富贵,社会人心的归向多半如此,其原因大多是因为社会一般人士之间欠缺人格修养的缘故。
如果一个国家确立了国民所应遵守的道德律,人人能秉持信仰以立于社会,那么人格自然会养成,会提升,社会也就不会再有唯利是图的歪风了。
因此,我奉劝青年们,务必修养人格。
青年是真挚而率直的,而且身体充满活力,上进心强,应该养成所谓“威武不能屈”
的人格,这样他日既可求一己之富,也能谋求国家的富强。
请记住:在信仰动**的社会中,青年们最易受人**。
所以青年们千万要小心把持自我,以自重为要。
人格修养的方法很多,有信仰佛教的,也有信仰基督教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