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自行用药:泰诺林口服液、百服宁口服液
抢救用药:谷胱甘肽注射液
2008年夏天,我还在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读博士的时候,一朋友的朋友打来越洋电话,火急火燎地咨询,想看看澳大利亚有没有抢救用的新药。
原来,他八个月大的儿子正在北京儿童医院抢救,夫妇俩心急如焚地等在ICU门外,不知所措地来回踱步。
后来得知我是北京医院的,现在在澳大利亚,虽不认识,因为是寄希望于国外的先进医疗技术,想问问有没有新的抢救用药,所以从国内给我打了这次咨询电话。
原来,他家小宝一周前因为高烧不退,用了几次退烧药。
第一次用的是泰诺林口服液(按照说明书的剂量),用了以后烧很快退了下去,但不到半天又烧起来,于是他们又给喂了一次泰诺林,烧还是退了不一会儿又起来。
第三次在泰诺林的基础上又加上百服宁口服液,希望双管齐下能把体温降下来。
然而事与愿违,小宝体温下去后还是上来了,而且烧得更高了!
更麻烦的是,孩子开始呼吸急促,皮肤和眼睛都变黄了,身上还出了好多红疹子。
小两口见状有些六神无主,但还没有乱了方寸,于是抱着孩子赶到北京儿童医院。
医院大夫见状直接送孩子进了ICU——抢救。
在ICU门外百爪挠心的父亲给我打了这个越洋电话。
我仔细询问了孩子用退烧药的情况(如上所述)后,告诉孩子父亲,这可能是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过量引起的肝毒性。
因为泰诺林和百服宁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而且只含有这个成分。
小宝在发烧后,一天之内用了三次泰诺林和一次百服宁——用药频繁,宝妈一再说是在说明书的最大用量上限(一天3克)之内,即对乙酰氨基酚的总量加起来没有超过3克。
虽然如此,我仍然认为是退烧药引起的肝毒性。
据加拿大药物禁戒委员会报道,在该药相关的肝损害报告案例中,有15的病例用量都在推荐剂量的范围内。
病因清楚了,解药也就有了。
当时我的建议是大剂量谷胱甘肽,谷胱甘肽是一种抗氧化剂,必须用大剂量才能消除对乙酰氨基酚(退烧药)的肝毒性。
谷胱甘肽在国内医院都是常备药,无须从国外找新药。
所幸的是,经北京儿童医院ICU及时正确的抢救,使用了大剂量的谷胱甘肽进行抗氧化治疗,孩子最终转危为安,痊愈出院。
在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15mL∶1500mg)说明书中,根据年龄给出了不同用量,如1~3岁体重在10~15千克的宝宝,每次用量在1~1.5mL(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