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二节宝宝不同发育期的饮食特点
banner"
>
民以食为天,童以食为本。
孩子的饮食起居是最复杂、最讲究的,因为孩子在不同发育期的生理特点有非常大的不同,不同年龄阶段的饮食起居的重点又大不一样,加上性别和地域的差异,其喂养方式和喂养的食物都因月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
比如,半岁之前与之后的饮食起居,上幼儿园与不上幼儿园的饮食起居,上学前与上学后的饮食起居等。
如果不及时根据孩子的月龄、年龄调整饮食起居,孩子就会用身体的各种反应让家长们感觉他无时无刻的存在,如惊吓后的哭闹,吃撑后的不消化,受凉后的发烧等。
各种花样翻新的紧急情况让众多家长猝不及防,只得跟斗扑爬地追在后面“灭火”
。
所以,了解小孩不同发育期的生理特征,对培养孩子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至关重要,也是对孩子今后身体的健康负责。
一、小儿不同发育期的生理特点
小儿在不同发育阶段有不同的生理特点,在青年之前至少还有以下三个年龄段。
婴儿时期:从出生到1周岁,包括新生儿期,即出生至满28天之前。
特点:生长发育最迅速,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一点不为过,古人用变蒸来形容,就像蒸馒头一样变大。
而且这个时期由于孩子生长太快,高速的新陈代谢产生太多的热量,以至孩子有发热的现象,但又不是感冒,古人称之为“变蒸热”
。
幼儿时期:从1周岁到满3周岁。
特点:生长发育也是日新月异,需要特殊喂养,而且容易患感染性疾病和消化性疾病,上幼儿园的还容易患传染性疾病,要命的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比成年人高很多。
少儿时期:包括学龄前和学龄期。
学龄前期为3周岁到入小学前;学龄期自六、七周岁至青春期开始前。
特点:生长发育迅速,活动范围增大,智力发展快,但仍易患传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
营养要全面均衡,注意补充蛋白质和热能。
中国古人也有类似的分期,如明代万全在《幼科发挥·原病论》中这样描述:“夫小儿者,幼科也。
初生曰婴儿、三岁曰小儿、十岁曰童子,儿有大小之不同、病有浅深之各异,观形察色之殊,望闻问切之间,若能详究于斯,可竭神圣工巧者矣。”
婴幼儿时期需要特殊喂养
对于小儿的衣食住行,首先要因人制宜,根据婴幼儿发育的不同阶段进行及时的调整。
因安身之本,必资于食。
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
婴幼儿喂养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哺乳期0~6个月。
第二阶段:断奶期6~24个月。
第三阶段:近成人期2~3岁。
从1岁到3岁是幼儿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也是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特别是感觉、知觉、运动、语言的发育。
这个阶段被称为生命启动1000天,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婴儿在最初的6个月应纯母乳喂养,而后为满足生长发育和健康成长的需要,应继续母乳喂养至2年或更长时间,并依各月龄及时添加辅食。
6~36月龄婴幼儿正是从纯母乳喂养加辅食到成人饮食的过渡期。
一项针对中国、孟加拉、南非、加纳、越南、印度、巴西等14个发展中国家6~24月龄婴幼儿的系统综述[1]指出,只有为婴幼儿在适宜月龄内提供辅食,才能使婴儿从母乳或配方奶中获得最大益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