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镇咳药是通过抑制大脑咳嗽中枢来压制咳嗽,解除感冒时的咳嗽症状,常用的有右美沙芬、可待因、氯哌斯汀(咳平)、二氧丙嗪(克咳敏)等。
用得最多的右美沙芬,它属于非依赖性中枢镇咳药,其镇咳作用与可待因相似,但没有可待因的成瘾性,对呼吸中枢无抑制作用,也无镇静镇痛作用,适用于治疗没有痰的干咳。
针对咳干症状,可以选用含有镇咳药的感冒药。
痰多患者在用右美沙芬的同时要加祛痰药,才能避免痰液堵塞呼吸道。
因为咳嗽是人体自身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通过咳嗽能够把痰液排出。
用药物镇咳反而会阻碍痰液排出,痰液不被排出就会堆积在呼吸道,造成呼吸道的堵塞,严重时可引起窒息。
所以,无论是感冒引发的咳嗽,还是慢性支气管炎、肺炎引起的咳嗽,只要痰多就不应该用含右美沙芬、可待因、氯哌斯汀、二氧丙嗪的感冒药,而应该用含祛痰药的感冒药。
5.祛痰药
祛痰药按作用方式可分为三类。
一是刺激性祛痰药,适用于喉腔和气管内发痒,欲咳而咳不出者。
愈创甘油醚:刺激胃黏膜,反射性引起支气管黏膜分泌增加,降低痰的黏性。
氯化铵:刺激黏膜,反射性增加分泌物,稀化痰液,使痰液易于排出。
二是改变呼吸道黏膜腺体分泌的祛痰药,适用于痰黏而不易咳出者。
氨溴索、羧甲司坦:增加浆液腺的分泌,减少黏液腺的分泌,从而降低痰液黏度。
溴己新:抑制黏液腺分泌,促进黏膜纤毛运动,裂解黏痰的多糖纤维,以降低痰液黏度(儿童禁用)。
三是黏液稀释剂,适用于分泌大量黏稠痰液的呼吸道感染者。
乙酰半胱氨酸:分子中所带的巯基可断裂痰液糖蛋白中二硫键,从而降低痰液的黏度。
针对有痰的咳嗽,特别是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的感冒,可以选用含祛痰剂的感冒药。
祛痰药常与镇咳药合用,用于感冒痰多咳嗽的情况,可以缓解感冒时的咳嗽症状,但不缩短感冒的病程。
6.其他成分
兴奋剂:部分抗感冒药含有咖啡因这种兴奋剂。
咖啡因有协同解热镇痛药治疗头痛的作用,同时有降低抗组胺药的嗜睡副作用。
抗病毒药:抗感冒药中的抗病毒药主要就是金刚烷胺,一种对甲型流感病毒(亚洲A-Ⅱ型流感)有一定作用的抗病毒药,但必须在感冒初期给药,才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或能缩短病程,但抗病毒的效果非常有限。
而且金刚烷胺对儿童的神经系统及肝脏肾脏都有损伤,还有药物过敏的风险。
所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2012年5月的通知中指出,5岁以下儿童不推荐使用金刚烷胺。
其他如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柯萨奇病毒引起的感染,尚缺乏针对性抗病毒药物。
所以,对于感冒病毒,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抗病毒药。
现有的其他抗病毒药也都不与感冒西药组合成复方制剂,而是单独使用。
所以,除金刚烷胺以外,抗感冒西药的复方制剂不再加其他抗病毒药。
如2019年底到2023年,国内外在治疗新冠病毒感染时,抗病毒药都是单独用的。
二、抗感冒药的复方制剂有哪些类型
儿童患感冒时,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烧,宝妈们最先想到的肯定是退烧。
要想退烧,首选当然是退烧药。
那些药名中就带有“退热”
字样的药很容易搜到,如小儿退热灵、儿童退热片、小儿退热口服液、小儿柴桂退热口服液、儿感退热宁口服液,殊不知,这些都不是单一成分的退烧药,全是复方药,而且既有西药抗感冒药,又有中药治感冒药,单从药品名称看,绝大多数家长可能很难区分哪些是西药、哪些是中成药。
更要命的是,有的家长考虑很周全,既然宝宝感冒发烧,光用退烧药是不够的,往往还会加上抗感冒的药,如小儿氨酚黄那敏之类的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