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1.Still病
有一种每天发热的病,叫系统性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属于系统性幼年型特发性关节炎,旧称Still病。
就是一阵一阵的高热,专业术语为“间歇式高热”
或“峰形高热”
。
患儿通常非常虚弱,每天都出现高热的情况,但体温每天都能自行恢复正常。
还有个非常典型的症状,就是一过性皮疹。
另外随着年龄增加,还会出现关节炎的症状。
这种Still病接近自身炎症性疾病,存在多种关节及关节外症状和体征。
早期常见关节痛,关节以外最常见的症状是每日发热和斑点状橙红色皮疹。
2.肿瘤热
儿童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细胞性淋巴瘤(ALLLBL),约占所有儿童期恶性肿瘤的14,发生率是急性髓系白血病的5倍,有B细胞系(85%)、T细胞系(10%~15%)和NK细胞系(小于1%)三种类型。
2~5岁是发病高峰年龄,半数以上的儿童在诊断ALLLBL时存在发热。
如果孩子出现持续性肤色苍白、发热、出血瘀斑、骨痛、肝脾肿大和或淋巴结肿大,应考虑ALLLBL。
出现反复发热、对治疗无反应、大汗淋漓或不明原因体重减轻这一系列症状时,一定要小心,最好去医院查一下有没有患上白血病。
发热可能由感染导致,也可能是白血病本身所致全身症状。
3.药物热
药物热是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物的不良反应仅有3%~5%表现为发热。
药物热最典型的特征是——用药时出现、停药后消失。
理论上任何药物都可能引起发热,几乎所有药物都能通过超敏反应机制引起发热。
有些特别的药物容易发生药物热,也被报道得最多,这些主要是抗菌药物(β-内酰胺类、磺胺类药物、米诺环素)、抗肿瘤药物(化疗和免疫治疗)、抗癫痫药物、抗胆碱能药物、拟交感神经药(苯丙胺类、可卡因)、神经阻滞类药物(氯氮平),以及甲状腺激素和别嘌醇这些特殊药物。
其中,抗菌药物(包括抗生素)是小儿发热经常用到的治疗药物,需要特别注意。
发生药物热的时间有长有短,自开始用药到出现药物热的时间,从数小时到数月不等。
大多数患儿在开始用药后数周内发病,也有在长期用药的某个阶段出现药物热。
停药是唯一的确诊方法。
药物热大多会在停用药物后3~4天内消退,但也有例外。
如果用的药不止一种,就要一一停掉:根据医生经验,先停一种最有可能导致药物热的药,如果还持续发热,再依次停用其他药物。
需要注意的是以下几点:
★同时停用所有药物可能消除发热,但也可能让患儿已有疾病加重,而且不能确认致病药物。
★如果疑似抗菌药物引起的药物热,治疗又需要继续,可以换用其他类别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药物热最常见的是癌症化疗后出现的发热,发热往往在化疗后的3~4天开始出现,可能持续一周或更长。
引起发热的药物就是抗癌治疗用的化疗药物。
4.慢性发热
热程持续两周以上,几乎每天都有发热的,才能称得上是慢性发热或长期发热。
在长期发热儿童中,有50%为感染性疾病(如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病原随各地流行情况有所不同;有30%~40%为风湿性疾病、免疫性疾病和肿瘤性疾病;有10%~20%的病因可能始终不清楚。
随发热时间的延长,感染性疾病所占比例逐渐减少,风湿性疾病、免疫性疾病和肿瘤性疾病所占比例增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