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体别第二(第5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诈者逆诈;(推己之诈,谓人皆诈,则信者或受其疑也。

)故学不入道,恕不周物;(偏材之人,各是己能,何道之能入,何物能周也。

)此偏材之益失也。

(材不能兼,教之愈失。

是以宰物者用人之仁去其贪,用人之智去其诈,然后群材毕御,而道周万物也矣。

周文王(约前1152~前1056),姓姬,名昌,商末周部落首领。

商纣时为西伯,故亦称“伯昌”

姬昌任用“太颠”

、“散宜生”

等能人,施行裕民政策,国力日盛,却为纣王所忌,囚之于羑里。

出狱后回西周暗蓄国力,在渭水边请来姜子牙管理国家大事,为继任者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奠定了基础。

通过学习可以成就人才;内心的仁爱则可以改变人的性情。

然而偏才的性情却是很难以改变的,就算传授给他很完备的知识和技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的积累,偏才的缺点还会很明显地显露出来;虽然用道理开导他,但人的性情却是很难以改变的。

诚信的人推想别人也诚信,奸诈的人推想别人也奸诈。

所以学习的时候如果不知晓普通人情的道理,偏才的偏颇就会更加显著。

【释评】

《体别》之篇把中庸作为最高的品德,也就是达到了圣人的高度。

宁静平和,毫无瑕疵。

但多数人却不可能具有中庸之质,所以列举了十二种人才,也就是偏才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所造成的得失。

之所以对于中庸之德如此崇尚,既是因为需要以中庸之德来作为评判其他偏才的标尺,也是出于社会对于具有兼才之人才的渴望。

《体别》之篇对于历数偏才的得失和特点,分析很详尽。

但实际上兼才是可遇不可求的,中庸之德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应该辩证地去看待偏才。

偏才虽然有缺点和不足,毕竟也是人才,具有特有的才能,所以在实际的人才运用中,还是应该很好地对这些偏才进行运用,物尽其用、方为良质,就是这个道理。

从《体别》之篇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力求完美的人,对于人才的追逐也是希望德才兼备,以至中庸。

作者这种极致的思想是很符合当时社会的需求的,三国时期,战乱纷起,对于人才的渴求可以说空前绝后的,清代著名史学家赵翼曾经说“人才莫盛于三国,亦为三国之主各能用人,故得众力相扶,以成鼎足之势”

就说明了问题。

总而言之,《体别》之篇对于人才鉴别的观点是可以尽用而无需置疑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权臣的佛系娇妻综穿之孟婆来碗汤我是哥斯拉之无限乱入末世龙帝:从签到开始进化妖女哪里逃女配只想吃瓜[快穿]神奇宝贝之超神训练家星际魔纹师女帝别追了,我真不是魔尊!王爷在上,王妃她绝色无双创世纪大陆开局满级爆射,梅西求我入阿根廷快穿搞事我是专业的奔驰吧足球妖魔复苏之开局山海经煜景而归历劫重生之开挂一路飙娘娘们拼命宫斗,丑王妃摆烂上位都市超级邪医我在古代有工厂剑圣的星际万事屋世子很凶重生之侯门骄女会读心魂逆九天之天命神女年代文炮灰女配养崽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