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周易》中说道:“如果触碰到那些行为不规的险恶之人,就必然会引起争执。
引起争执就一定会波及到众人。”
《老子》中说道:“如果自己不去与人一争高下,那么天下都不能和你相争。”
所以君子认为:千万不可以凡事与人相争的态度去对待事物。
是以越俗乘高,独行于三等之上。
何谓三等?大无功而自矜,一等;(空虚自矜,故为下等也。
)有功而伐之,二等;(自伐其能,故为中等。
)功大而不伐,三等。
(推功于物,故为上等。
)愚而好胜,一等;(不自量度,故为下等。
)贤而尚人,二等;(自美其能,故为中等。
)贤而能让,三等。
(归善于物,故为上等。
)缓己急人,一等;(性不恕人,故为下等。
)急己急人,二等;(褊戾峭刻,故为中等。
)急己宽人,三等。
(谨身恕物,故为上等。
)凡此数者,皆道之奇,物之变也。
(心不纯一,是为奇变。
)
君子的言行超凡脱俗,独自高居在三等人之上。
什么称之为三等呢?没有功德却自吹自擂的是下等人;有功德但过分炫耀的是中等人;有功德但不炫耀的是上等人。
愚昧但却争强好胜的是下等人;贤明却自我崇拜的是中等人;贤明却能谦和礼让的是上等人。
宽于律己、严以待人的是下等人;严于律己、严以待人的是中等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是上等人。
凡是以上这几种人,都是事物的不同变化所引起的特殊表现。
司马懿(179~251),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属河南温县)人。
后人多拿诸葛亮与司马懿比较,认为诸葛亮在内政方面是个治世之才,而外在的军事和识人用人之才不如司马懿。
司马懿在世族垄断政权的社会中提拔了大将邓艾、石苞等出身低贱的人才,而蜀国到后期则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
三变而后得之,故人莫能远也。
(小人安其下等,何由能及哉。
)夫唯知道通变者,然后能处之。
(处上等而不失者也。
)是故,孟之反以不伐,获圣人之誉;(不伐其功,美誉自生。
)管叔以辞赏,受嘉重之赐;(不贪其赏,嘉赐自致。
)夫岂诡遇以求之哉,乃纯德自然之所合也。
(岂故不伐、辞赏、诡情求名耶,乃至直发于中,自与理会也。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