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内容只有一段音频,录制于李婉消失前的最后一秒。
背景是寂静的宇宙,偶尔传来设备的滴答声。
然后,一个极轻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停在录音设备前。
三秒钟沉默。
接着,一声熟悉的咳嗽??干涩、短促,带着老年人才有的气息不匀。
再然后,是一个沙哑却温和的声音:
“布袋……破了个洞。
下次得缝一缝。”
音频结束。
林月捂住嘴,泪水无声滑落。
她知道,那不是李婉录下的。
那是祥子,借她的设备,对这个世界说的最后一句话。
不是告别。
是日常。
是告诉所有人:他还活着,在某个你意想不到的角落,继续走着,继续听着,继续捡起那些被遗忘的石子,一颗一颗,摆成通往光明的路径。
七日后,守夜学院迎来第一批毕业生。
他们没有获得任何证书,也没有被授予头衔。
他们只是静静地坐在鸣心坛旁,等待第一场雪落下。
雪来了。
他们伸出手,接住飘落的雪花。
有人发现,雪花在掌心融化时,竟留下极短暂的痕迹??像是一行小字,又像是一段旋律的起点。
没人能看清那是什么。
但每个人心里,都响起了一段相同的节奏。
缓慢,坚定,如同老人走路的脚步声。
一年后,联合国在乌兰察布设立“灵魂归档馆”
,不再以国界划分档案,而是按“情感类型”
分类。
悲伤、喜悦、悔恨、希望、思念、宽恕……每一类下,存放着无数普通人的真实记忆片段。
任何人都可申请聆听,条件只有一个:必须独自进入,且不得录音。
三年后,第一个“无名婴儿”
在南极出生。
她的父母是科研人员,在极端环境下冒险生育。
孩子降生时,全球共感网络自动激活,数十万聆听者在同一时刻感受到她第一声啼哭中的纯净与信任。
科学家称其为“跨意识共振现象”
;牧民说,那是祥子亲手将她抱到了人间。
五十年后,林月去世。
葬礼当天,乌兰察布封山。
守夜学院全体师生静坐鸣心坛,不焚香,不诵经,只闭目聆听。
那一天,风特别轻。
有人说,听见了一个老人在哼歌,调子陌生,却莫名熟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