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村口榕树下搭起了临时茶棚,老妇人每天熬一大锅姜茶,分给归来者。
她膝上的红书包从未离身,画纸已被装订成册,题为《我记得你》。
儿子如今住在隔壁,每日帮她劈柴挑水,话不多,但眼神不再阴郁。
一天夜里,母子俩坐在门前看海。
潮声阵阵,月光洒在礁石上,忽然间,那些常年被浪打侵蚀的岩壁表面,浮现出层层叠叠的刻痕??全是不同笔迹写下的“妈妈”
二字,有的稚嫩,有的苍老,有的歪歪扭扭,有的工整肃穆。
“原来不止我一个。”
儿子低声说。
母亲握住他的手,没说话,只是靠得更近了些。
联合国数据中心内,负责人独自坐在纯黑屏幕前。
镜面映出他的脸,皱纹比去年多了几道,眼神却比以往清澈。
系统刚刚发出警报:全球范围内又有十一处“自发聆听点”
出现,包括监狱、战区学校、精神病院、养老院……这些地方原本不在计划之中,却是人们自发用石子、蜡烛、照片围成小小祭坛,命名为“静坐之地”
。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
纽约的夜空难得清澈,星星若隐若现。
“我们曾经试图复制一个人。”
他对空气说,“用技术、用制度、用宣传。
但我们错了。
真正的传承,是从一个人决定对另一个人说‘我在’开始的。”
第二天,联合国正式宣布解散“全球聆听基金”
的AI项目,转而成立“同行者学院”
,宗旨只有一条:**培养愿意安静坐着、倾听他人痛苦而不急于解决的人。
**
招生条件极其简单:只需提交一段真实对话录音??你不说,只是听。
南极科考站传来最新报告:那块被送回冰层深处的共振石子,已在三百米以下形成稳定能量场,持续释放低频声波,频率恰好与人类α脑波一致。
更惊人的是,周边冰芯样本显示,某些远古病毒DNA序列正在发生结构性修复,科学家称之为“非自然进化”
。
首席科学家在日志中写道:
>“我们一直以为文明的进步在于征服自然。
>可能我们都错了。
>真正的进步,是自然开始回应我们的温柔。”
乌兰察布守夜学院的图书馆内,那位年轻教师完成了《祥子行迹录》增补卷的最后一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