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这是……新的‘倾听之苗’?”
院长点头:“它听到了名字,就醒了。”
就在此时,远方传来脚步声。
不是一人,而是许多人的脚步,杂乱却有序,由远及近。
一群年轻人走进梅园,有的背着背包,有的提着箱子,脸上带着长途跋涉的疲惫,眼神却亮得惊人。
领头的是个戴眼镜的女孩,手里捧着一块石头,表面布满裂纹,中间嵌着一枚锈迹斑斑的纽扣。
“我们是从云南来的。”
她声音不大,却清晰,“这是我们村小学最后一节课上,孩子们埋下的‘记忆石’。
他们说,只要有人带回乌兰察布,就能让祥子听见他们的声音。”
院长没有说话,只是伸出手,轻轻碰了碰那枚纽扣。
刹那间,无数画面涌入脑海:一间简陋教室,十几个孩子围坐一圈,最小的那个正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我要当老师”
;窗外暴雨倾盆,屋顶漏水,但他们仍在唱歌,歌声稚嫩却坚定;放学后,一个男孩悄悄把半块馒头塞进讲台抽屉,上面贴着一张纸条:“老师,你瘦了。”
画面结束,院长的眼角已有泪光。
“你们走了多久?”
他问。
“四十七天。”
女孩说,“我们换了八次车,徒步翻过三座山。
路上有人说我们傻,说祥子早就死了,说什么‘倾听’改变不了现实。
但我们知道……只要还有人相信,他就还在。”
院长缓缓起身,转身走向“记忆花园”
。
他在中央巨碑前停下,从地上拾起一块新石子,在碑底轻轻放下。
“你们不是傻。”
他说,“你们是春天本身。”
人群安静下来。
风吹过“倾听之林”
,万千叶片齐鸣,汇聚成一句低语:
>“我在。”
紧接着,第二句响起:
>“我也在。”
第三句、第四句……越来越多的声音加入,来自不同方向,不同语言,甚至不同年代。
有孩童的童音,有老人的沙哑,有异国口音的生涩汉语,也有早已消逝方言的回响。
它们交织在一起,形成一首无词的歌,一首不属于任何宗教、却比所有祷告更接近神明的合唱。
教师突然想起什么,快步跑回图书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