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每一滴水中,都浮现出一张脸,或笑或泣,或陌生或熟悉。
它们静静注视着下方行走的人,像守护神,又像老友。
孩子们发现,只要对着水珠说话,第二天就会收到回应??有时是一片带着香气的叶子,有时是一块刻着字的石子,有时只是清晨窗台上多了一杯温水。
科学家无法解释这一现象,只得命名为“液态记忆共振效应”
。
民间则流传一句话:
>“雨是天上的耳朵。”
与此同时,全球各地开始出现“共鸣井”
??废弃的枯井、干涸的泉眼、老旧的下水道入口,某一天突然涌出清泉,水中漂浮着写满文字的纸条,内容全是失联多年亲人的遗言、忏悔或祝福。
更诡异的是,这些井水饮用后,饮用者脑电波会短暂进入与濒死者相似的状态,体验到强烈的平静与宽恕。
心理学家称之为“集体疗愈潮”
。
神学家说是“灵魂的集体觉醒”
。
而普通人只说一句:
“世界变柔软了。”
这一年秋天,乌兰察布守夜学院正式更名为“同行者书院”
。
课程不再教授理论,而是实践:如何倾听而不评判,如何陪伴而不占有,如何在他人崩溃时,仅仅说一句“我在”
,而不是急着给建议。
新生入学第一课,便是独自进入“倾听之林”
静坐七小时。
期间不允许说话、写字、使用电子设备,只能听??听风,听叶,听自己的呼吸,听那些看不见的声音。
许多人出来时双眼红肿,却神情清明。
他们说,听到了死去祖母哼的摇篮曲,听到了童年玩伴未说出口的告别,听到了自己内心那个一直被压抑的小孩,终于敢哭出声。
院长不再讲课,也不再主持仪式。
他每天清晨扫地,午后喝茶,傍晚坐在“记忆花园”
里,听学生们讲述他们的故事。
有人讲亲人离世,有人讲职场压迫,有人讲性别认同的挣扎……他从不打断,只是点头,偶尔递上一杯热茶。
直到有一天,一个少年问他:“院长,您有没有特别想对祥子说的话?”
院长沉默了很久,然后轻声说:
“我想告诉他,我不是为了成为英雄才做这些事的。
我只是……不想让下一个像他那样的人,走得那么孤单。”
少年低头,眼泪砸在地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