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甘草(炙,甘平)枳实(破,水渍炙干,苦寒)柴胡(苦寒)芍药(酸微寒)
右四味,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
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痢。
悸者,加桂枝五分。
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
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坼。
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匕,内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
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急温之,宜四逆汤。
少阴病,下利,脉微涩,呕而汗出,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其上灸之。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
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
见厥复利。
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
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
后三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
所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日,与厥相应,故期之旦日夜半愈。
后三日脉之而脉数,其热不罢者,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也。
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
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痹。
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
便脓血者,其喉不痹。
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而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
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
厥终不过五日,以热五日,故知自愈。
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
厥者,手足逆冷是也。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藏厥,非为蛔厥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