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卵子约经四天左右而孵化。
幼虫吝吝吃那些团子,将它蛀成七洞八穿。
当粮食吃尽起恐慌时,母蜂便再到野外去采集花粉、花蜜,回来后,在巢房的盖上咬穿一孔,将花粉或稍稍流动的花粉、花蜜混合物,从这小孔丢落巢房里。
它不采集花粉花蜜时,就伏在巢房上,使孩子得到温热。
这时若觉得饥饿,便把口吻插入蜜壶内,吸食从前贮藏的蜜。
经过一个月左右,孩子已成工蜂,能够帮助母亲采集花粉、花蜜,蜜壶就丢着不用了。
花蜂的蜜,比蜜蜂的要稀薄些。
花蜂的幼虫,白色无足,头部特别大。
孵化后,再经六七天,幼虫各吐丝造成坚牢的纸似的茧,而化蛹。
巢房的中央,微微凹陷,是母蜂曾经静伏着保护孩子的地方。
假使孩子们虽然已经化蛹,还要暖气时,它依旧伏在凹处,决不飞开去。
到了孵化的第二十二三天,幼蜂就出来了。
这时母亲还负保护之责,替它们将茧上的出口开得大些。
第一次羽化出来的花蜂,全是工蜂,比母蜂要小得多。
这些工蜂一出来,母蜂便把采集花粉、花蜜的责任交给它们,自己再另造巢房产卵。
此后陆续产生的,也全是工蜂,一到中夏,母蜂方产将来可成雄蜂和母蜂的卵子。
秋天,母蜂衰老,工蜂就代替产卵,但全系雄卵,所以这巢不久就要灭亡了。
秋季,我们看到的大花蜂,多是母蜂。
雄蜂虽也常有看到,但比母蜂稍小,略带黑色,尾端没有毒刺,很容易分别的。
雄蜂虽在野外吸食种种花蜜过日,但到早霜一降,便一命呜呼。
工蜂也不久死亡,留下的,只有将来可做母蜂的、**发达的女蜂。
地中的巢,格外大些,有时包含170只雄蜂、560只女蜂、180只工蜂。
但是,地上巢中,蜂数较少,大概只有一半。
一只越冬的母蜂,子孙往往增加到三四百只。
蜂群的兴衰,受气候的影响不少:在亚热带地区,花蜂无须冬眠,继续不断地营社会生活。
反之,在北极寒冷地方,花蜂都过独栖生活。
花蜂最大的敌人,便是要偷蜜吃和咬破育儿巢房的野鼠。
所以,除气候外,对蜂群影响最大的,便是这地方野鼠的多少。
达尔文曾经用猫和苜蓿的关系,来说明生物界的关联生活。
而花蜂也是其中的一环。
现在只讲个大概,来结束这节:
苜蓿花的受精结实,全靠花蜂的媒介,而花蜂的繁殖,又常受野鼠的妨害。
可是,侵害花蜂的野鼠,又要给猫捕食,繁殖上大受限制。
所以,喜欢养猫的村庄,苜蓿最能繁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