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太史令司马迁带来了更糟糕的消息。
他彻夜查阅档案,在《秦记》残卷中找到一段诡异的记载:"
昭襄王五十二年,河渭泛溢,见巨蛟出骊山,吞舟楫三百。
王命铸鼎镇之,埋汞于地脉,以青铜为链,锢其精魄于地宫。
"
残卷旁还画着简单的示意图,标注着从骊山地宫到咸阳鼎殿的九条汞脉走向,与此刻地面显现的银色脉络完全吻合。
更令人不安的是,图中蛟龙的眼睛位置,恰好对应着雍州鼎的摆放方位。
正午时分,阳光最强烈的时候,异变达到第一个高潮。
所有九鼎的鳞纹同时张开,露出底下暗红色的金属层,如同受伤的野兽露出血肉。
雍州鼎的鼎口突然喷出赤色雾气,雾气中浮现出巨大的蛟龙虚影,它有着虎头蛇身,背上覆盖着青色的鳞片,眼睛是两个燃烧的火球,与《山海经》描述的"
状如牛,苍身而无角"
特征隐隐呼应。
虚影在殿内盘旋一周,发出震耳的咆哮,声音如同数百头牛同时嘶鸣,随后猛地冲入鼎中消失不见。
虚影消失后,九鼎的鳞纹开始发生质变。
原本青灰色的青铜鳞片逐渐变成青黑色,边缘泛起金属特有的光泽,表面的氧化层如同蜕皮般剥落,露出底下崭新的青铜。
最外层的鳞片开始轻微颤动,相互摩擦发出细碎的声响,仔细听竟像是某种古老的咒语。
蒙毅发现鳞片的排列方式正在改变,从西周的重叠式逐渐变成类似活物的连续式,仿佛整座鼎正在进化。
他想起古籍记载的"
蛟似蛇四足,龙属"
,此刻鼎身伸出的四个鼎耳竟真的在缓慢变长。
一名年轻的医工好奇地触摸正在蠕动的鳞纹,指尖刚接触到青铜表面,那片鳞纹突然猛地合拢,将他的手指死死咬住。
医工惨叫着试图挣脱,却见更多的鳞纹竖起,露出锯齿状的边缘。
其他士兵上前帮忙拉扯,竟硬生生扯下一块带血的皮肉,而那片鳞纹上沾染血迹后变得更加鲜红,开合的速度也明显加快,如同在吸食血液。
淳于意用磁石靠近伤口,吸出的不是铁屑而是银色的细丝,这些细丝在磁石表面组成了一个微型的龙形图案。
【三:九鼎噬灵?血汞交融】午后的鼎殿弥漫着刺鼻的金属腥味。
李斯命人将受伤的医工抬出去,自己则盯着雍州鼎上那片沾血的鳞纹。
他发现鳞片的颜色正在从青黑向赤红转变,纹路间渗出的不再是银色汞珠,而是暗红色的黏液,这些黏液顺着鼎身流下,在地面汇聚成小小的血池,池中倒映出的却不是人的影子,而是盘旋的蛟龙。
当他将一块青铜碎片扔进血池,碎片竟像活物般被吞噬,水面随即浮现出"
秦"
字的古篆。
蒙毅在检查豫州鼎时,发现鼎耳内侧刻着细小的铭文。
这些铭文并非秦篆,而是更古老的蝌蚪文,经过太史令辨认,内容令人毛骨悚然:"
以九州为牢,以汞为链,以龙为食,鼎成则秦兴,鼎裂则秦亡。
"
铭文周围的鳞纹格外密集,形成类似牢笼的图案,其中一些鳞片上还残留着抓挠的痕迹,仿佛有生物曾试图从内部逃脱。
他用布擦拭铭文,竟擦出新鲜的铜屑,仿佛这些文字是刚刚刻上去的。
突然,殿外传来滔天巨浪般的声响。
众人冲到门口,看到咸阳城外的渭水正在暴涨,河水变得浑浊赤红,水面上漂浮着无数银色的鳞片,每个鳞片都在阳光下闪烁着诡异的光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