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六章希特勒跳进了谁设的圈套?
banner"
>
·希特勒信守诺言——向美国宣战1941年12月7日,当山本五十六的第一颗炸弹落在珍珠港的同一时间,由十几辆奔驰汽车组成的车队鱼贯驶出东普鲁士的狼窟大本营,风驰电掣地来到火车站的月台。
随后,在军队摄影师的见证下,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元首阿道夫·希特勒率领德国党、政、军首脑,昂首阔步地登上一列军用列车,开往柏林。
列车上,副官宣读了日本首相东条英机致德国总理希特勒的电报。
电报援引德意日三国签署的轴心国协约,要求德国对美国宣战。
东条英机的要求遭到德国高级军官的断然拒绝。
因为按照三国协约,只有当日本本土遭到攻击,德国和意大利才有义务协助日本,但是这次日本不宣而战地进攻美国,却要把德国和意大利拖下水,这就是东京在玩偷换概念的把戏。
东条英机搬起了石头,却要让德国和意大利也把脚伸出来,实在是很不厚道。
另外,由于苏联战局吃紧,德国的主要武装力量已经在和苏联展开拉锯战,哪有理由再树一个敌人呢?
更何况,这个敌人还是经济和军事实力都与德国势均力敌的美国呢?
但是希特勒不这么看,他认为德国应该对日本信守诺言。
的确,希特勒曾经答应过日本,一旦日本跟美国打仗,德国一定随即采取必要的步骤。
他对争论不休的军官们说:“如果我们不站在日本一边,三国条约岂非在政治上失效了吗?”
这样的话本来是一个政治家信守诺言的风范,但是这句话从希特勒嘴里说出来,纳粹军官们就不以为然。
因为早先信誓旦旦,后来自食前言,这种做法在希特勒那里早已习以为常。
何况,袭击珍珠港是日本自食其果,柏林装聋作哑,东京也只能望洋兴叹,因为德国在西,日本在东,各处地球一方,中间隔着个苏联。
柏林的争论从12月8日开始,直到11日深夜还没有停止。
远在东京的东条英机已经如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焦躁,却无计可施。
虽然从战略上看,日本和德国有瓜分世界的共同理想,但是东条英机毕竟不了解希特勒,他甚至连元首的面都没有见过。
三国协约是近卫文磨签订的,如今他已经是一介平民。
东条英机所能够做到的就是,发动一切他所能发动的力量,尽可能地影响柏林的态度。
但是不断反馈的消息说,只有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支持对美国开战。
虽然希特勒认为里宾特洛甫是“比俾斯麦更伟大的外交部长”
,但是在戈林、戈培尔等一批纳粹头子面前,里宾特洛甫的态度不足挂齿,因为在戈培尔看来,靠继承遗产异军突起的里宾特洛甫“名字是用金钱买来的,钱财是通过婚姻获得的,官职是靠诈骗弄到的”
。
虽然里宾特洛甫势单力薄,但是他得到了希特勒的支持。
这就解决了东条英机的一切顾虑,因为元首的态度就是德国的一切,戈培尔和戈林都是奴才,无论怎么叫嚣,只要希特勒发话,他们立即就能义无反顾地否定自己,并为元首的决定拍手叫好。
到了12月12日,希特勒终于制止了军官们的争论,决定对美国宣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