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言罢,孙权便挥剑斩断了案角以示众人。
堂下众人见状,神色不一。
那些主张降曹的文臣们面面相觑,心知事不可为,便不敢再出言反对。
特别是张昭、秦松二人,他们虽心急如焚,当下也噤若寒蝉,默不作声了。
只因他们看见了孙权眼中那隐而待发的杀意,若是再言,保不齐自己便会与袁绍麾下的田丰一般下场。
周瑜见孙权心意己决,也不好再劝,有些话他不好明言,只得拱手道:“主公英明,臣等自当竭力效命。”
如今抗曹既定,联刘的确是合则两利,只是其中隐患颇多,非常人所能预见。
现在提及,就纯属无稽之谈。
是以,他也就无法如实告知孙权与鲁肃了。
还有一点便是,周瑜对刘备的忌惮其实不逊于曹操,旁人或许并不理解,可能只会嗤之以鼻。
但他深知刘备只是一个表面奉行仁义,实则厚黑伪善之人,远非刘表等人可比,乃真正的世之枭雄,为盟为敌皆不可取。
最重要一点就是,周瑜自己有绝对的信心和实力用江东一家之力去独抗曹操,并能战而胜之,只是旁人觉得不可思议罢了。
而这些就是他为何不愿联刘的缘由。
不知周瑜顾虑的鲁肃,眼下却是大喜,他对孙权这个决定极为赞同,“主公英明,联合抗曹,乃上策也。”
孙权见众人己无异议,心中大定,便对诸葛亮说道:“孔明先生,既如此,明日便立书为盟,共商大计,以图早日剿灭曹贼,匡扶汉室。”
诸葛亮起身拱手,郑重道:“将军英明决断,亮深感钦佩。
吾主刘豫州必当全力相助,共破曹贼。”
今日之事,对张昭、秦松等人而言,可谓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
眼见抗曹一事己定,他们无法阻止,现下要么选择独自西去降曹,要么留下助孙权破曹,再也没有其余对策了。
就在众人愤懑不己之时,目光又不自觉地落在了诸葛亮与苏烈二人身上,见他们一副志得意满的神情后,秦松等人便又再生刁难之意。
“恭贺诸葛先生得偿所愿。
如今同盟己定,还请先生恕吾等先前失礼之处。”
诸葛亮见秦松拱手而出,也立即拱手还礼:“文表先生言重了,亮岂敢怪罪诸位?江东群贤皆为社稷着想,亮深感敬佩。
今日同盟既成,当同心协力,共抗曹贼,匡扶汉室。”
秦松闻言,假笑几声后,转而向孙权提议道:“主公,既然同盟己定,此乃江东大喜之事。
臣以为,明日签订盟约后,理应设宴庆祝,并邀众人各写一篇伐曹檄文,以壮我军声威。”
孙权见张昭等人己偃旗息鼓不再复言降曹,而且他对秦松的提议也颇感兴趣。
略一沉吟,便点头同意:“文表所言有理。
既如此,便依君所言,明日签订盟约之后,再设晚宴,以表庆贺。”
“主公英明!”
秦松心中一喜,他不相信就一南阳村夫与一无礼竖子除了口舌之利,还会有斐然文采?能力压他们这群江东名士?
至此,席间气氛再度热烈起来,首到入夜之时方才散去。
宴会结束后,孙权亲送诸葛亮二人出府,他紧紧握住诸葛亮之手,郑重说道:“孔明先生,今日得君相助,吾心甚安。
望先生多盘桓几日,与吾共商大计。”
“将军相邀,亮怎敢不从。”
见诸葛亮颔首,孙权又侧身对苏烈问道:“苏小郎,可愿留在吾江东否?”
苏烈先是一愣,随即便猜到了对方的言外之意,“还来?可惜孙十万你的爱才之心保质期实在太短了,不然我真可以考虑考虑。”
苏烈可不敢说出心中所想,他只能躬身答道:“多谢孙将军好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