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在介绍完比赛选手之后,裁判提醒大家做好比赛准备。
运动员们蹲下进入比赛状态。
“呯!”
枪声响起。
一个黑影非常突兀地从一侧冲了出去。
这是一次很明显的抢跑,李衍跑出去两步也顺势停了下来。
抢跑的运动员笑得有些尴尬,他做了一个抱歉的手势。
抢跑很容易打乱大家的比赛节奏,不过对于李衍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
因为李衍根本没有抢起跑的想法,而听到枪声再启动,怎么也不会有问题的。
很快大家就调整好了,重新站到了起跑器上。
起跑的令枪再次响起,这次没人抢跑,大家都顺利跑了出去。
比赛刚刚开始,运动员们还处于弯道之中,因为起跑位置不同,对于观众们来说很难看出谁到底挥得更好。
不过这并不影响看台上的观众出兴奋的呼喊声。
虽然他们暂时也看不出来谁有优势,但是先把场子热起来怎么都不会错。
很快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4、5、6三道上。
4道的张培萌、5道的李衍、6道的谢震业是决赛的种子选手。
谢震业的技术特点是步频优势明显,步长相对不足。
技术分析显示,他在后蹬阶段力不充分,后摆腿折叠幅度不足,限制了步幅的提升。
由于早期兼项4米的经历,谢震业后程节奏感非常出色。
尤其在15米后体能分配合理,度衰减较少,被称为“大步流星”
式跑法。
因为弯道技术出色,过弯控制力强,谢震业更偏好外道(6-7道),便于挥追赶策略。
张培萌2米的技术特点则是起跑加强劲,绝对度突出。
作为1米转项2米的选手,张培萌前3米起跑爆力强,加阶段优势明显。
张培萌步长利用率高,但弯道调整能力弱于谢震业,需依赖直道冲刺弥补。
张培萌度耐力依赖天赋,后程衰减明显,高状态下体能分配不如谢震业精准。
因为弯道技术偏保守,影响出弯衔接直道的效率。
张培萌更习惯内道(3-4道)起跑,以减少弯道跑动的距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