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黄易的早期作品中﹐他认为神只是一团能量旋涡﹐在他的作品中描述了这种伟大力量的神秘。
圣经中﹐神是至高无上的﹐它的智能与行为是人所无法了解与猜测的﹐因此以这个尺度去写神﹐必须表现出一个至高无上的存在﹐府视下面的碌碌群蚁。
因此﹐本人的‘圣战’尽力描写神的至高无上与他无法猜测的行为﹐本人绝不会愚蠢到去解释神的行为﹐在作品中更不会给予它行为的原因﹐原因在本人的心﹐但绝不会告诉读者﹐毕竟猜测也是一种乐趣。
有人认为地球上的神是外星人干预结果﹐也有人认为世界是一个巨大的电子计算器﹐时间就是神﹐而这所谓的神只是一道无法逆许的管理程序。
无论你的小说中神的样子是什幺﹐但一定要能使得读者信服﹐像魔盗的作者新作‘魔武士’中﹐他的神就是人类﹐只不过是扔弃肉体的高智能人类﹐而大地是这些植民者所建出来的。
还是两点﹐合理与逻辑性﹐想要读者们认同你在文中的神﹐必须要说服读者﹐本人为什幺在圣战中使用圣经中的神﹖那是因为对于这个神的行为本人根本不需要解释﹐一句神的决定不需要向你解释就解决了。
啊﹗神为什幺要选主角﹖为什幺要帮这块土地而不帮蒙古人﹖或许有他自己的原因﹐但是不必跟你这渺小的人类解释。
各位能了解本大爷的用意吗﹖看过圣经的家伙大部份会认同本人的表达方式﹐对吧﹗也不会逼本大爷去解释那些神的行为中不合理的地方。
所谓的意识流,正是这些小说人物的意识流。
五、小说的故事和情节:小说的基本功能在于“叙事”
。
假如说“小说的题材”
是指小说中的那些“事”
,是一个静止的概念的话;那么“小说的故事”
和“小说的情节”
,则是与“叙”
有关的两个处于运动之中的概念。
这三个概念(题材、故事和情节),是用光线从不同角度射向“小说”
而产生的三个不同的投影罢了。
一个创作激情十分旺盛的小说家,他大概不会详细研究这些概念的区别。
他运用他多年来的创作和阅读经验,就能写出像样的小说。
这是小说家的本能吧。
凭本能创作,就和孩子吮手指、蚂蚁搬食物一样,是一种很自然的过程。
如果斤斤计较于小说的各个概念之间的区别,恐怕反而会使小说家丧失创造的能力;就像成语“邯郸学步”
的那个人,最终步没学成,只能爬着回家。
我要不是在写分析小说的文章,我恐怕也不会刻意去思考小说的那些模模糊糊的概念的具体所指,当然我这是在为自己辩护了。
据英国的e≈8226;;≈8226;;福斯特――此人写过《印度之行》等小说、发表过著名的演讲《小说面面观》――所云,“故事”
是指“按照时间顺序来叙事”
,而“情节”
则是指“在按照时间顺序叙事的前提下,强调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
通俗地说,“故事”
是指小说中的人物在经历了一件事之后,又经历了另一件事。
比如《水浒传》中,先是西门庆和潘金莲通奸,然后是潘金莲药死了武大郎,然后是武松杀了潘金莲,然后武松又杀了西门庆。
而“情节”
则似乎是指,小说中的人物在经历了一件事之后,为什么会经历另一件事。
或者说,一件事与另一件事之间,有什么必然或者偶然的联系。
西门庆为什么会与潘金莲勾搭成奸?西门庆是个花花公子这且不谈,那潘金莲也不是个什么好人。
潘金莲为什么要药死武大郎?自然是那武大郎毫无情趣、又罗哩吧嗦。
武松为什么会杀了潘金莲和西门庆,而不是把这两个坏人押送官府?是因为潘金莲和西门庆杀了他的哥哥,再说武松本人也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汉子,再说官府也不是个什么好东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