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是他自己拉起来的公益服务角。”
周小雨轻叹:“真好啊……从一个写日记的人,变成能帮别人写诉状的人。”
“人的转变从来不是突然的。”
林浩然拨了拨炭灰,“是一句酸辣粉,是一顿饭,是一节歪歪扭扭的数学课。
是无数个‘普通日子’堆出来的。”
手机震动。
一条新消息来自云南的小学志愿者:“小云完成了第二部片子,叫《会飞的作业本》。
她说这次不想做梦了,想拍真的路。”
林浩然盯着屏幕良久,回复:“告诉她,我们明年春天去实地勘测,如果条件允许,联合交通部门做个微纪录片??《山的孩子与桥》。”
周小雨看着他:“你要亲自去?”
“嗯。”
他点头,“不只是为了片子。
那里有个孩子每天走四小时山路,只为按时交作业。
而我们坐在城里讨论流量、热度、奖项。
我得去看看,什么叫‘必须抵达’。”
第二天清晨,林浩然召集团队开视频会。
议题是“回音计划”
未来三年战略调整。
原定方向是以纪录片推动社会关注,但现在,他们决定转向“行动性影像”
??每部作品不仅要记录,更要促成一次真实改变。
“比如,《不会累的路》播出后,已经有两家企业表示愿意捐建风雨廊道。”
周小雨展示数据,“但我们不能止步于捐赠。
我们要让孩子们参与设计,让他们画出理想中的校道,再请工程师落地实现。
影像成为桥梁,而不是终点。”
一名实习生提问:“但如果工程延期,或者资金断裂呢?我们会不会变成画饼的人?”
林浩然接过话:“那就定期更新进度,拍成系列短片。
让大家看到建设的过程,也看到现实的难处。
真实不光是苦难,也包括努力和失败。”
会议结束,林浩然独自走进剪辑室。
硬盘里躺着一段未公开的素材??赵建国在儿子睡着后,独自坐在床边,用手电筒照着一张泛黄的照片。
那是他入狱前全家福的复印件,边角已磨破。
他用指腹一遍遍摩挲着儿子小时候的脸,嘴唇动了动,最终只说了句:“爸爸回来了,但好像还是晚了。”
这段画面从未剪入正片。
林浩然一直犹豫是否该保留。
此刻,他把它导入新项目文件夹,命名为《迟到的父亲?私录片段01》,并标注:“仅限内部档案保存,未经当事人许可不得发布。”
下午,玛依拉来电。
她声音有些颤抖:“我见到了儿子。
十分钟……但他叫我了,叫了‘妈妈’。”
林浩然靠在窗边,望着院中尚未融尽的积雪:“他怎么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