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上面画着火车、雪山、戈壁滩,还有无数个小小的喇叭,正对着天空唱歌。
他们说,那是通往天堂的广播站。”
林浩然笑了,眼角却湿了。
三天后,一列绿色涂装的特殊列车从北京西站缓缓驶出。
车厢外喷涂着一行大字:“人民记忆库?流动录音专列”
。
车内改装成了多功能采集舱,配备高保真麦克风、情绪识别系统、多语种实时翻译设备,甚至还有一台便携式共鸣装置原型机,能将声音转化为可感知的震动频率,供聋哑家庭使用。
随行的除了技术人员,还有十位志愿者??全是“无名者计划”
受益家庭的成员。
李秀兰坐在轮椅上,由王建军推着进入车厢。
她怀里紧紧抱着那个褪色的帆布包,里面装着丈夫的徽章和照片。
“妈,咱们这是要去哪儿?”
启程出生那天,王建军笑着问母亲。
“回家。”
李秀兰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田野,轻声说,“你爸修的路,终于要把他带回来了。”
列车一路向西。
每停一站,都有人捧着旧物前来录音。
一位老人带来半截安全帽,讲述战友被雪崩掩埋的夜晚;一位妇女掏出泛黄的家书,读着丈夫最后一句“等我修完这段桥就回去看你们”
;一个藏族少年跪在地上,用母语唱起父亲生前最爱的劳动号子……
这些声音被即时上传至“千校声网”
,同步播放在数千所乡村学校的广播里。
每当一段新录音上线,地图上就会点亮一颗星。
短短一周,整张中国版图已被星光覆盖,宛如银河倾泻。
抵达酒泉那天,正值清明前夕。
墓园早早聚集了上百人。
不仅是铁路老兵家属,还有当年参与建设的退伍军人、地方民兵、技术员子女。
他们手持鲜花、酒壶、老式军用水壶,静静等待林浩然的到来。
张德海拄着拐杖站在入口处,看见列车停下,颤巍巍迎上前。
“林总,您来了。”
林浩然下车,摘下墨镜,露出疲惫却坚定的脸庞。
“老张,我来兑现承诺了。”
两人并肩走入墓园。
阳光洒在那一排排崭新的铭牌上,金属反光映得人眼睛发烫。
林浩然走到王大柱碑前,蹲下身,轻轻拂去石缝里的尘土。
“王叔,我是林浩然。
我父亲也是一线工程师,他没能等到今天。
但我来了,带着您的名字,带着您儿子的眼泪,带着所有不该被遗忘的人的声音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